[发明专利]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1885.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研;王亚妮;陈伊杰;蒋竞;赵初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郑权 |
地址: | 2130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甘氨酸 及其 映异构体 分离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衍生化试剂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溶剂中进行衍生化反应,制备得到衍生化产品;步骤二、将所述衍生化产品使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分离和检测衍生化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所述的衍生化试剂选自二碳酸二叔丁酯、9‑氯甲酸笏甲酯、氯甲酸苄酯中的一种;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正相色谱柱为分离柱。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分离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其对映异构体衍生物,两者可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基线平稳,峰型良好,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高,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D‑对羟基苯甘氨酸中的对映异构体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D-对羟基苯甘氨酸可用于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用其生产的主要药品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等,这些药物用途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弓形体、螺旋体等均有杀灭作用,其抗菌能力已超过青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D-对羟基苯甘氨酸还应用于感光领域和用作铁、磷、硅等的分析试剂等。因此,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化工、医药中间体,同时也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手性源。其化学名为D-4-hydroxyphenylglycine,其结构式如下: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对映异构体为L-对羟基苯甘氨酸,其结构式如下:
通常在手性药物的制备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对映异构体的含量进行研究和控制,而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手性源的对映异构体含量的研究和控制进一步保证了手性药物的光学纯度。因此制备高标准、高光学纯度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对于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及其他手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光学纯度分析的方法为旋光分析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的文献报导较少。哈婧等将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研究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的拆分,建立了以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分离对羟基苯甘氨酸对映异构体的方法,使用ODS柱(250mm×4.6mm),以V(甲醇-β环糊精):V(pH 4.5磷酸盐缓冲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nm;但该方法仍存在一些缺点,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添加剂,添加剂消耗大,分析方法成本高,而且系统平衡时间较长。施俊庆等研究了8种商品手性色谱柱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拆分,结果表明OD、AD、IA、AS、IB、(S,S)-whelk-O1和QN-AX 7种手性色谱柱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均未能成功拆分,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仅在替考拉宁固定相Chirobitotic T柱上能够得到分离,但该色谱柱并非普通实验室常用色谱柱,而且该色谱柱价格昂贵,使用较少,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常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对D-对羟基苯甘氨酸中对映异构体进行分离检测的方法,可用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中对映异构体的定性、定量以及对映异构体过量率测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使用衍生化试剂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样品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溶剂中进行衍生化反应,制备得到衍生化产品;衍生化反应可保证样品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均得到完全的衍生化;
步骤二、将所述衍生化产品使用常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分离和检测衍生化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对映异构体。
其中,所述的步骤一中的衍生化反应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