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力传动系应用、特别是用于涡轮增压器调节系统的旋转机电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9274.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F·佩佐塔;S·穆索莱希;M·阿凡兹;R·皮乔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常利强;王桂玲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 传动 应用 特别是 涡轮 增压 调节 系统 旋转 机电 致动器 | ||
一种用于操作内燃发动机(1)的使用装置的机电致动器(17),该机电致动器包括通过下部元件(30)制成并且保持闭合座(35)的壳体(29);闭合座(35)设有对称轴线(X)和设有通孔(52)的盖(31);轴(39),其与所述对称轴线(X)同轴并包括与所述座(35)接合的下部(40);和电动马达(55),所述电动马达通过传动装置使所述轴(39)旋转并容纳在所述下部元件(30)中;和与所述对称轴线(X)共轴并介于所述下部(40)和所述座(35)之间的管状衬套(49);其中轴(39)被引导穿过从通孔(52)突出的上部驱动(44)以操作使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内燃发动机的使用装置的机电致动器。本发明在调节涡轮增压器方面发现了有利的但非排他性的应用。
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那样,由涡轮增压器增压系统增压的内燃发动机包括多个气缸,每个气缸连接到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进气歧管通过由蝶形阀调节的进气管道接收包括废气和新鲜空气(即来自外部的空气)的气体混合物。然后将排气管道连接到排气歧管,所述排气管道将废气供应到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将燃烧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并且通常包括至少一种催化剂(任选地设置有防微粒过滤器)以及设置在催化剂下游的至少一个消音器。
内燃发动机过充系统包括具有涡轮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沿着排气管道布置成在由气缸喷射的废气的推力下高速旋转;以及压缩机,其沿着进气管道布置,并且机械地连接到涡轮以便通过涡轮旋转以增加进气管道中的空气压力。
内燃发动机还包括高压排气再循环回路和低压排气再循环回路,EGR阀沿着高压排气再循环回路和低压排气再循环回路布置以调节废气流率。此外,设置多个用于移动装置的运动机构,所述装置诸如像调节废气流率的EGR阀和/或涡轮增压器叶片(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情况下)。
蝶阀和上述装置(诸如EGR阀)都由机电转向致动器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控制,以及反之亦然。机电致动器通常包括容纳电动马达和齿轮传动装置的壳体,该齿轮传动装置将来自电动马达的运动传递到用于操作装置(诸如像蝶阀)的界面。通常情况下,致动器壳体由铝和/或塑料材料制成。
为了满足在尺寸减小(特别是在轴向方向上)和重量以及成本控制方面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目前的趋势是减少所使用部件的厚度或使用低密度的材料;然而,机电致动器的容纳主体因此经常受到由于机械应力和热应力所导致的变形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致动器,用于操作内燃发动机的使用装置,特别是用于操作涡轮增压器的使用装置,所述机电致动器不存在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可以容易且廉价地制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电致动器,用于操作内燃发动机的使用装置,特别是用于操作涡轮增压器调节系统的使用装置;其中所述机电致动器具有:
通过下部元件形成并且保持封闭的座的壳体,所述封闭的座设置有对称轴线和盖子,所述盖子又设置有与所述对称轴线同轴的通孔;
轴,所述轴与所述对称轴线同轴并且包括接合所述座的下部和直径不均匀且小于所述下部的直径的上部;上部被分为将其连接到下部的区段、中央区段和从开口突出以操作使用装置的上部区段;
电动马达,其通过传动装置使得所述轴旋转并容纳在形成在所述下部元件中的座中;
管状衬套,与所述对称轴线同轴并介于所述下部和所述座之间;
其中所述下部设置有周边环形凹槽,所述周边环形凹槽设计成容纳介于所述下部与所述座之间的环形密封垫,其中所述环形密封垫的上表面限定用于所述衬套的支撑表面,并且其中衬套的上表面与座的上表面共面,从而限定用于传动装置的第一元件的撞针(striker)。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示出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实例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增压内燃发动机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涅蒂-马瑞利公司,未经马涅蒂-马瑞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