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2583.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范鹏;陶兴;陶安祥;陶良凤;张卫新;李剑;张明;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卸扣 余热 淬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扣的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淬火效果好、能耗低的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锚链是重要的舾装件,是各类舰船在海上停泊的重要装备;锚链由不同的链节组成,不同的链节或链节与锚之间通过卸扣相连;卸扣通常采用锻造的方式生产,锻造完成后需进行调质处理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卸扣形状为半环形,其尺寸两头大中间小,在传统热处理时由于装炉量大,两头往往难以淬透,性能不稳定,报废率高,另一方面,标准和规范中又对船用附件的成分作出了规定,因此通过使用其他材料来提高淬透性的方法也无法实现,而且成本上也没有优势;因此,为了提高卸扣锻件的热处理质量,发明了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保证了卸扣产品的性价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效果好、能耗低的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其特征是:锻后的卸扣放到流水线上,检测温度后,将卸扣放入淬火装置中,一次检测后进行二次热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最终成品物理性能抽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需要同时锻造与卸扣的材料、锻造比、截面形状、最终直径和锻热淬火参数相同的样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检测温度,温度为850℃-95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卸扣在淬火装置中的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淬火装置包括池体,连接在池体上的便于冷却介质循环的导流装置,以及设置在池体的底部内壁上的网架结构;所述的网架结构与池体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冷却介质的若干个进口,冷却介质的若干个出口,以及设置在池体底部的循环水泵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网架结构的横截面与池体的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梯形结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便于异物通过的通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口设置在靠近梯形结构侧壁处,与通槽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二次热处理为回火,回火温度为590℃-6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了合理的步骤,再结合淬火装置,提高了淬火马氏体比例,节省了重新加热淬火的工序,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减少反复加热造成卸扣表面的氧化脱碳,缩短了卸扣的生产周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卸扣采用连续进入淬火装置的方式,节省了损耗,降低成本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卸扣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水泵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卸扣、2.淬火装置、2-1.池体、2-2.冷却介质、2-3.网架结构、2-4.空间、2-5.进口、2-6.出口、2-7.循环水泵组件、2-8.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
第一实施例:
一种船用卸扣的锻后余热淬火方法,其特征是:锻后的卸扣1放到流水线上,检测温度后,将卸扣1放入淬火装置2中,一次检测后进行二次热处理,最终成品物理性能抽检;所述的一次检测为表面硬度检测,用砂轮在卸扣1指定位置将表面砂光,然后用便携式硬度计打多个点取平均值,样棒也需进行硬度检查;不但操作方便,提高了淬火马氏体比例,而且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卸扣产品的性价比。
还需要同时锻造与卸扣1的材料、锻造比、截面形状、最终直径和锻热淬火参数相同的样棒;样棒与卸扣1同时进行热处理等操作,不但便于检测时进行对比,而且可以使用样棒做一些卸扣1不能直接做的检测,比如机械性能试验。
所述的检测温度,温度为850℃-950℃;若卸扣1的淬火温度超出工艺规定的范围,则应重新加热到工艺规定的温度并淬火,由于卸扣1公称规格从14mm到152mm不等,小规格卸扣1锻造速度快,入水温度相对较高;大规格卸扣1锻造速度慢,入水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工艺参数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适时调整。
所述的卸扣1在淬火装置2中的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保证了淬火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