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RAA恒温荧光检测方法及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7292.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奇;钱冬;黄震巨;张建勋;肖文;余国君;陶智勇;徐锦余;霍胜楠;沈泓;郑晓叶;郑天伦;沈伟良;吕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庆宁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性 皮下 造血 组织 坏死 病毒 ihhnv raa 恒温 荧光 检测 方法 试剂 | ||
1.一种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核酸的检测试剂盒,包括: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正向引物、反向引物以及特异性荧光探针,其中所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正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反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特异性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其5’端标记有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所述特异性荧光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选自FAM、VIC、JOE、TET、CY3、CY5、ROX、Texas Red或LCRED460中的一种,荧光淬灭基因选自BHQ1、BHQ2、BHQ3、Dabcy1或Tamra中的一种;还包括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标准品和ddH2O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A Buffer和B Buffer,所述ABuffer为20% PEG ;所述B Buffer为280mM MgA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RAA干粉试剂,所述的RAA干粉试剂的成分如下:1mmol/LdNTP、90ng/μL SSB蛋白、120ng/μL recA重组酶蛋白或30ng/μLRad51、30ng/μL Bsu DNA聚合酶,100mmol/L Tricine、20% PEG、5mmol/L 二硫苏糖醇、100ng/μL肌酸激酶、Exo核酸外切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标准品为含有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保守区基因部分序列的阳性质粒,所述阳性质粒中含有的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保守区基因部分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5.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RAA恒温荧光检测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非疾病诊断用途,其步骤为:提取待测样品的DNA,以待测样品的DNA 为模板,在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正向引物、反向引物、特异性荧光探针及RAA干粉试剂、A Buffer、BBuffer和ddH2O存在下进行实时荧光RAA反应,根据实时荧光RAA扩增曲线分析待测样品;其中所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正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 所示,所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反向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 所示,所述特异性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其5’端标记有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所述A Buffer为20% PEG ;所述B Buffer为280mM MgAc;所述的RAA干粉试剂的成分如下:1mmol/LdNTP、90ng/μL SSB蛋白、120ng/μL recA重组酶蛋白或30ng/μL Rad51、30ng/μL Bsu DNA聚合酶,100mmol/L Tricine、20% PEG、5mmol/L 二硫苏糖醇、100ng/μL肌酸激酶、Exo核酸外切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2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