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5422.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侃;胡圆圆;金黄根;吴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99 | 分类号: | C12N9/99;C12Q1/48;G01N21/76;G01N33/66;B05D1/02;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学 临床 检验 血管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添加剂。
背景技术
在常规采血管采血后,检测前的温浴、离心等标本前处理的过程中,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糖酵解的磷酸烯醇转化酶仍然具有酶活力,会促进底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为醛固酮等不同分子的代谢产物,糖酵转为乳酸等,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相互转变或血糖测定结果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在临床高血压、糖尿病检验过程中,每位患者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糖酵解磷酸烯醇转化酶的含量和活性都不同,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采血管会使测定物质血管紧张素、血糖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不能出体内血液中原值;也无法进行结果数值经验概算评价;大概率降低了测定结果的临床意义。
目前抑制或灭活酶的方法有物理方法:温度、射线、超声波等;免疫方法: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改变酶中心构象,封闭酶功能团。但实际工作中成本太高,贮存条件严格,不适合低值耗材的生产和使用。同时,物理方法要对含于血液中的蛋白质性质的酶选择性的抑制或灭活,几乎无法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高血压病、糖尿病检测项目釆血管添加剂,能够抑制血液中金属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磷酸烯醇转化酶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添加剂:所述的采血管添加剂为血液酶转抑制剂,由羟胺络合剂和金属酶离子络合剂组成,所述的金属酶离子络合剂为含阴离表面活性剂的低离子介质,其PH为7.0±0.2。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酶离子络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羟基喹啉1.0-3.0份,疏基丙醇0.4-0.6份,吐温80:0.1-0.5份、Brij35:0.2-0.7份、水96-98份。
所述的金属酶离子络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羟基喹啉、疏基丙醇,加水分别溶解、再加吐温80、Brij35、混匀、定容,制成金属酶离子络合剂;2-8℃冷藏备用。
优选地,所述的氨羟络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乙二胺四乙酸盐18-20份,二乙烯三胺五羧酸盐2-4份,甘油醛4-6份,乙醇29-31份,氟化钠4-6份,水37-39份。
所述的氨羟络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乙二胺四乙酸盐,二乙烯三胺五羧酸盐,甘油醛,乙醇,氟化钠分别加水溶解、混合、定容,制成氨羟络合剂。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制备方法,血液酶转抑制剂中羟胺络合剂和金属离络合剂在反应前保持自己特定的反应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采血管生产线上定量喷头将氨羟络合剂从硅化好的采血管管口自上而下喷涂至距管底2厘米处结束;
(2)将己喷涂氨羟络合剂的采血管利用线上热空气喷头吹干,再利用采血管生产线上的另一组定量喷头,于采血管管底定量注入金属酶离子络合剂;
(3)进入采血管下道工序生产环节:预置真空度、热合、包装入库。
优选地,所述的血液酶转抑制剂的加入量与采血管的体积有关,1ml采血管加入的金属酶离子络合剂的量为2.2mg±10%;1ml采血管加入的氨羟络合剂的量为15ul±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血液金属酶抑制剂是一种由配方化剂形成特定的PH值、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低离子介质血液金属酶络合剂。在(血液金属酶络合剂:血液为0.5:4.5的比例)反应体系中、血液内金属酶结构中心的金属离子被本发明血液金属酶络合剂被金属离子络合剂成不溶性螯合物,改变了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必需基团的活性。不可逆的抑制和降低酶转反应速度。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磷酸烯醇转化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使高血疬检验项目: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糖尿病检验项目:血糖、在使用本发明的采血管釆集的血液检验结果更加接近体内真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添加剂,所述的采血管添加剂为血液酶转抑制剂,由羟胺络合剂和金属酶离子络合剂组成,所述的金属酶离子络合剂为含阴离表面活性剂的低离子介质,其PH为7.0±0.2。
其中,所述的氨羟络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乙二胺四乙酸盐19份,二乙烯三胺五羧酸盐3份,甘油醛5份,乙醇30份,氟化钠5份,水38份,其制备方法为:将乙二胺四乙酸盐,二乙烯三胺五羧酸盐,甘油醛,乙醇,氟化钠分别加水溶解、混合、定容,制成氨羟络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5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