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5839.X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雷清亮;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行业务 问题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银行业务类问题是指银行科技部门所研发的银行产品在上线运营阶段或验收测试阶段,被使用者所发现的与该银行产品相关的一类问题,如银行产品“贷款系统”反应卡顿的业务类问题。
由于银行业务类问题能够准确反映出银行产品当前所存在的缺陷,因此,银行通过对获得的银行业务类问题进行分析定位,可以定位出导致该银行产品出现此业务类问题的原因。目前所采用的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方法主要是通过高职级工作人员的跟踪与协调沟通,从多个银行部门确定出受理部门,再从受理部门确定出受理团队,进而确定出受理开发人员,由其人工对该银行业务类问题进行处理分析,以定位出导致该银行产品出现此业务类问题的问题数据。然而,现有的定位方法存在大量人工沟通与协调的工作,进而导致定位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定位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缩减了定位时间,进而提高了定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类问题,并从业务问题类型库中确定出所述业务类问题的业务问题类型;
依据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从业务规范流程中确定出业务关联要素,所述业务关联要素包括受理部门、受理团队、受理开发人员和程序代号;
利用所述业务问题类型和所述业务关联要素,生成参数模型;
从所述参数模型中确定出定位要素;
从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定位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定位结果。
优选地,所述业务问题类型包括:
业务型问题和技术型问题;
所述业务型问题包括业务需求问题和业务理解问题;所述技术型问题包括技术程序问题和技术数据问题。
优选地,当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为所述业务型问题时,所述依据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从业务规范流程中确定出业务关联要素,包括:
当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为所述业务型问题时,从所述业务规范流程中的问题管理流程匹配出对应所述业务型问题的第一关联要素,所述第一关联要素包括第一受理部门、第一受理团队和第一受理开发人员;
从所述业务规范流程中的需求开发流程匹配出对应所述业务型问题的第二关联要素,所述第二关联要素包括第一程序代号;
将所述第一关联要素和所述第二关联要素作为所述业务关联要素。
优选地,所述从所述参数模型中确定出定位要素,包括:
从所述参数模型中的业务关联要素匹配出第一关联要素,并将所述第一关联要素作为所述定位要素;
相应的,所述从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定位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定位结果具体为:从问题管理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第一关联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所述定位结果。
优选地,当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为所述技术型问题时,所述依据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从业务规范流程中确定出业务关联要素,包括:
当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为所述技术型问题时,从所述业务规范流程中的问题管理流程匹配出对应所述技术型问题的第一关联要素,所述第一关联要素包括第二受理部门、第二受理团队和第二受理开发人员;
从所述业务规范流程中的需求开发流程匹配出对应所述技术型问题的第二关联要素,所述第二关联要素包括第二程序代号;
将所述第一关联要素和所述第二关联要素作为所述业务关联要素。
优选地,所述从所述参数模型中确定出定位要素,包括:
从所述参数模型中的业务关联要素匹配出第二关联要素,并将所述第二关联要素作为所述定位要素;
相应的,所述从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定位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定位结果具体为:从需求开发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第二关联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所述定位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从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与所述定位要素对应的信息数据,作为定位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定位结果以报表形式或图像形式进行显示。
一种银行业务类问题的定位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类问题,并从业务问题类型库中确定出所述业务类问题的业务问题类型;
关联要素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业务问题类型,从业务规范流程中确定出业务关联要素,所述业务关联要素包括受理部门、受理团队、受理开发人员和程序代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58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的升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耕机的换向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