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及其内燃驱动转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460.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华秋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F02B53/02;F02B55/02;F02B55/08;F02B5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刘广合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缸体 弧形部 推板 发动机 驱动转动 内燃 传动效率高 发动机输出 缸体内侧壁 垂直穿透 垂直缸体 均匀固定 均匀设置 密封滑动 使用寿命 输出转轴 竖直转动 逐渐增大 转动连接 凸出 圆心 可转动 密封面 平面的 同心套 外圆周 圆侧壁 推面 转动 体内 震动 | ||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和同心套设在缸体(1)内可转动的第一转体(2);一输出转轴(21)垂直穿透缸体(1)和第一转体(2)的圆心且与第一转体(2)固定连接,与缸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体(2)外圆周上均匀固定有n个推板(22);所述推板(22)与缸体(1)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所述缸体(1)的圆侧壁间隔一定距离向外凸出一弧形部(11);所述弧形部(11)的数量也为n且绕缸体(1)均匀设置;所述弧形部(11)的弧度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n个垂直缸体(1)平面的第二转体(3)分别竖直转动连接在弧形部(11)内;所述第二转体(3)上还设置有供推板(22)越过的推面(31)以及密封面(32);所述密封面(32)与弧形部(11)弧度最小端密封滑动接触,和第一转体(2)外圆周面密封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体(3)与第一转体(2)反向联动转动;所述第一转体(2)与第二转体(3)的半径之比等于n;所述第二转体(3)转动使其渐次与缸体(1)、第一转体(2)以及推板(22)围合成燃气腔(4),燃气腔(4)随第二转体(3)转动渐次密封和排气形成内燃周期;燃气腔(4)燃烧气体推动推板(2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体(2)上设置有压气腔(23);一压气扇(24)设置在压气腔(23)内;所述压气腔(23)通过若干个绕第一转体(2)均匀设置的单向进气孔(25)连通第一转体(2)与缸体(1)围合的空间;所述弧形部(11)靠近其弧度较大的一端设置有向燃气腔(4)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嘴(111)和火花塞(112);所述弧形部(11)弧度较小一端外的缸体(1)圆侧壁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扇(24)由输出转轴(21)驱动转动;所述单向进气孔(25)分别设置在推板(22)一侧的第一转体(2)圆周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转轴(21)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26);所述第二转体(3)的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3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与第二传动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与第二传动齿轮(33)均设置在缸体(1)外;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6)的半径与第一转体(2)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的半径与第二转体(3)的半径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外套设有壳体(5);所述壳体(5)与缸体(1)围合成冷却腔(51);所述冷却腔(51)内设置有冷却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2)、弧形部(11)以及第二转体(3)的数量均为四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体(3)整体为一圆柱形,所述推面(31)为一挖斗形,所述密封面(32)为第二转体(3)圆弧面的一部分,且两端分别与推面(31)两端衔接;所述推面(31)与推板(22)间隙设置;所述密封面(32)的弧面为第二转体(3)的圆周面的八分之五。
8.一种内燃驱动转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步骤一:第二转体(3)转动至密封面(32)与第一转体(2)开始密封滑动接触时;推面(31)、推板(22)、第二转体(3)以及缸体(1)围合成密封的燃气腔(4);推面(31)与推板(22)相对;燃气腔(4)内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膨胀推动推板(2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转体(2)转动;同时第二转体(3)反向转动;
步骤二:第一转体(2)继续转动,带动第二转体(3)继续反向转动,密封面(32)完全越过弧形部(11)弧度最小端,燃气腔(4)不再密封,燃烧后的尾气由第二转体(3)与弧形部(11)之间的间隙排出;
步骤三:第一转体(2)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推板(22)转至下一个第二转体(3)处,从步骤一开始重复上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华秋,未经谢华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4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移动式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