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230.1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骆起;刘洪涛;王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前端 装置 | ||
1.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活动防爬器(1)、固定防爬器(2)、吸能铝蜂窝(3)、两个压溃管(4)、两个分体式滑槽组成(5)、两个退行导向滑轨(6)和两个活动防爬器长螺栓(7),所述固定防爬器(2)的中段设有前端开口的铝蜂窝容纳内腔,吸能铝蜂窝(3)嵌入固定防爬器(2)的铝蜂窝容纳内腔中,活动防爬器(1)的后端与固定防爬器(2)的前端通过两个活动防爬器长螺栓(7)固连,活动防爬器(1)的后端将吸能铝蜂窝(3)密封在固定防爬器(2)的铝蜂窝容纳内腔中;两个压溃管(4)均垂直固连于固定防爬器(2)的后端;两个分体式滑槽组成(5)对称地固连于固定防爬器(2)左、右两端的外侧壁上;两个退行导向滑轨(6)平行布置于固定防爬器(2)的左、右两端,且每个退行导向滑轨(6)均与一个对应的分体式滑槽组成(5)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防爬器(1)包括三个活动防爬器侧平板(1-1)、两个活动防爬器侧立板(1-2)、和活动防爬器中部立板(1-3),三个活动防爬器侧平板(1-1)彼此平行,每个活动防爬器侧平板(1-1)的左、右两端均与一个对应的活动防爬器侧立板(1-2)焊接固连,其五者共同构成一个第一吸能箱体;所述活动防爬器侧平板(1-1)的中线的中段均设有矩形通槽(1-1-1),活动防爬器中部立板(1-3)顺次穿过三个活动防爬器侧平板(1-1)各自的矩形通槽(1-1-1)并与其三者均焊接固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防爬器(2)包括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铝蜂窝容纳内腔上盖板(2-4)、铝蜂窝容纳内腔下盖板(2-5)和两个滑槽固定座(2-6);所述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和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的内部均设有多块沿车体纵向的加强筋板;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和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互为镜像结构,其二者相对侧壁的后部通过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固连;铝蜂窝容纳内腔下盖板(2-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和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的二者相对侧壁的下边缘焊接,铝蜂窝容纳内腔下盖板(2-5)的后端支撑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的下端,其二者焊接固连;铝蜂窝容纳内腔上盖板(2-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和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的二者相对侧壁的上边缘焊接,铝蜂窝容纳内腔上盖板(2-4)的后端支撑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的上端,其二者焊接固连;压溃管(4)的前端垂直固连于铝蜂窝容纳内腔后端梁(2-3)的后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铝蜂窝(3)完全由固定防爬器(2)的后端密封在固定防爬器(2)的铝蜂窝容纳内腔内,固定防爬器(2)的前端则从铝蜂窝容纳内腔伸出,其伸出的长度是自身总长度值的三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防爬器(1)、固定防爬器(2)、吸能铝蜂窝(3)和压溃管(4)的抗撞击强度顺序为:固定防爬器(2)>活动防爬器(1)>压溃管(4)>吸能铝蜂窝(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的前端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槽组成(5)包括滑槽下半模(5-1)、滑槽上半模(5-2)和多个滑槽连接螺栓(5-3),所述滑槽下半模(5-1)包括下半模滑槽(5-1-1)和下半模对接面(5-1-2),下半模对接面(5-1-2)上设有多个螺纹盲孔,下半模滑槽(5-1-1)为直角的一阶台阶结构,滑槽下半模(5-1)的后侧壁分别与左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1)或右侧固定防爬器防撞箱体(2-2)的横向外侧壁焊接固连;下半模对接面(5-1-2)的底面分别与滑槽固定座(2-6)焊接固连;所述滑槽上半模(5-2)包括上半模滑槽(5-2-1)和上半模对接面(5-2-2),上半模对接面(5-2-2)上设有多个螺纹盲孔,上半模滑槽(5-2-1)为直角的一阶台阶结构;上半模对接面(5-2-2)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上半模对接面(5-2-2)与下半模对接面(5-1-2)彼此密贴,滑槽连接螺栓(5-3)均分别穿过上半模对接面(5-2-2)上的一个对应的螺纹通孔,并与下半模对接面(5-1-2)上的一个对应的螺纹盲孔螺纹连接;所述上半模滑槽(5-2-1)的一阶台阶结构构成滑槽的底面的一半以及滑槽的一个侧壁;下半模滑槽(5-1-1)的一阶台阶结构构成前述滑槽底面的另外一半以及该滑槽的另外一个侧壁,其二者共同合为形成一个完整的滑槽结构;所述退行导向滑轨(6)的凸台轨面从水平方向嵌入所述滑槽结构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2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体碳纤维复合材料枕梁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