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催化分解硫化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029.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承;罗米得;徐文涛;陈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3 | 分类号: | B01J27/043;C01B3/04;C01B1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催化 分解 硫化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催化分解硫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是一种剧毒、恶臭的酸性气体,不仅会引起金属等材料的腐蚀,在化工生产中还容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另外,H2S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石油、天然气、煤和矿产加工等工业领域中产生的大量H2S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而传统克劳斯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将硫化氢部分氧化得到硫黄和水,然而却损失了大量氢资源。随着我国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多,炼油加氢精制单元副产的含H2S酸性尾气量逐年增加,加氢精制所需的氢气量也随之增加;另外,氢气作为油品加氢裂化、低碳醇合成、合成氨等化工工艺过程的主要原料,其需求量也非常可观。因此,将H2S直接分解是一条理想的 H2S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既可以使其无害化,又可以生产氢气和单质硫,不仅可以实现氢资源在石油加工过程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传统烃类重整制氢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报道的有关于硫化氢分解制取氢气和硫磺的催化剂主要存在着催化剂制备过程繁琐且催化活性不高、易中毒失活、反应条件苛刻、分解产物难以分离等缺点。
因此,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能高效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的催化剂和催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过程简单且催化活性较高的微波催化剂,对石油、天然气、煤和矿产加工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废气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获得清洁能源(氢气)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催化剂,该催化剂为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其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碳纳米管;
该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总负载质量含量为1%-50%,载体的质量含量为50%-99%。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为经过碱处理后的改性碳纳米管。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进行碱处理的具体过程是:将碳纳米管和碱溶液放入水浴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处理温度为30℃-90℃,处理时间为0.5-8h;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钾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溶液中氢氧化物的摩尔浓度为0.2-6mol/L。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硫化铁、硫化钴、硫化镍、硫化锰、硫化钨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硫化钴、硫化镍以及硫化锰中的至少一种;该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总负载质量含量为2%-45%,载体的质量含量为55%-98%。
应用本发明的微波催化剂,效果是:该催化剂通过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碳纳米管的组合,可以是一元复合过渡金属硫化物的负载型微波催化剂,也可以是二元复合过渡金属硫化物的负载型微波催化剂,活性成分的催化性能得到最大化利用;通过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利于提高催化剂吸收微波的性能,且利于促进硫化氢的分解。碳纳米管还可以采用碱处理,便于清洁碳纳米管的表面和消除酸中心的影响,有利于H2S的吸附,进一步提高催化分解效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精简,且获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具体是: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配比称取过渡金属硝酸盐、硫脲、碱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乙二醇和水;
第二步、将过渡金属硝酸盐、硫脲和碱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加入到水和乙二醇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第一混合液置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合成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第二混合液进行后处理,即得微波催化剂。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过渡金属硝酸盐和硫脲的摩尔配比为2:1-1:4;
水和乙二醇混合溶液中的水和乙二醇体积比为2:8-7:3;搅拌具体是:先采用水浴磁力搅拌,再采用超声震荡;水浴磁力搅拌的温度为30℃-80℃,搅拌时间为0.2-4h;超声震荡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0.5-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