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356.2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霍尔格·施罗特;安德烈·洛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42;H02J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存储器 机动车辆 主单元 蓄电池单元 操作安全性 应急单元 电接触 主供电 主壳体 壳体 应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1)的电能存储器(7),包括多个主单元模块(13),每个主单元模块(13)具有多个蓄电池单元(14)并且电接触以形成主供电网(8),其中所述主单元模块(13)布置在主壳体(15)中。导致提高了电能存储器(7)的操作安全性,因为这样设置应急单元模块(18),其具有多个蓄电池单元(35)并且布置在单独的应急壳体(19)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电能存储器(7)的机动车辆(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包括组合成单元模块的多个蓄电池单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电能存储器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电能存储器是众所周知的。通用的电能存储器具有蓄电池单元(accumulator cell),其中多个蓄电池单元在每个情形下组合在单元模块(cell module)中并且分别电接触或互相连接。多个这种单元模块形成电能存储器。
由DE102009006991B4已知这种包括多个单元模块的电能存储器。各个单元模块容纳在模块壳体中。容纳在模块壳体中的单元模块还布置在完整的壳体中,该壳体在预定部分中具有降低的稳定性。响应于在整个壳体上施加力,例如在发生事故或碰撞的情况下,由此发生整个壳体的预定变形,这减小了对单元模块的损坏。
DE10201212897A1具有类似的目的,为此,单个单元模块在堆叠方向上以彼此倾斜的方式堆叠,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
为了避免损坏单元模块,DE102008010822A1提出了一种用于单元模块的完整壳体,该壳体由多个壳体部分组成,这些壳体部分能够响应于施加的力而相对于彼此移动。这例如借助于各个壳体部分之间的预定断裂点实现。
DE10202015525A1提出了在机动车辆中使用多个电能存储器,其中,相应的电能存储器具有足够高的电量,以便充分地供应机动车辆的选定的用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上述类型的电能存储器以及包括这种电能存储器的机动车辆的改进实施例或者至少其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增加的操作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的总体思路是,将电能存储器的蓄电池单元的一部分布置在专门为此提供的单独壳体中。将蓄电池单元布置在单独壳体中的结果是,尤其例如作为施加力的结果,在其他蓄电池单元损坏的情况下,例如在事故的情况下,布置在单独壳体中的蓄电池单元能够继续工作并且能够用于操作例如机动车辆的对应应用的至少一个选择的用电器。因此提高了电能存储器的操作安全性。在应急情况下,例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尤其还能够保证仍能够对性能至关重要的用电器进行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电能存储器具有多个主单元模块,其中,相应的主单元模块具有分别彼此电接触或互相连接的多个蓄电池单元。为了形成电能存储器的主供电网,主单元模块还分别彼此电接触或互相连接。主单元模块布置在电能存储器的主壳体中。此外,电能存储器具有应急单元模块,应急单元模块具有分别彼此电接触或互相连接的多个蓄电池单元。应急单元模块的蓄电池单元由此布置在单独的应急壳体中。
因此,应急单元模块能够用作电能存储器的主控模块,其尤其能够在应急情况下使用,例如在事故和/或在主单元模块故障的情况下和/或如果主单元模块的电荷状态下降时。
因此,优选的是,应急单元模块实施为尽可能自给自足的(self-sufficient)且独立于主单元模块。
蓄电池单元在相应单元模块中的电接触或互相连接能够任意设计,即串联和/或并联。这同样适用于能够串联和/或并联的主单元模块的电接触。应急单元模块的蓄电池单元也能够串联以及并联地互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