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解制造明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6812.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明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明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酶解制造明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皮明胶生产企业均沿用传统碱法工艺制胶,工艺流程包括:浸碱→退碱水洗→中和→水洗→加热提胶→精制处理→浓缩→蒸发→灭菌→挤胶、干燥,这一工艺方法生产周期需要7-10天,耗时长,资金占用率大;浸碱工序需要建造大量的浸碱池,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此外该工艺方法每生产一吨明胶:耗水400-600吨,废水排放量大,浸碱处理需要5-7吨液碱,目前液碱价格为2000-2500元/吨,辅料成本高;工艺条件苛刻,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产品质量不稳定,提胶时30%-40%的明胶需要在高温(80-100℃)条件下制取,能耗高,好胶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酶解制造明胶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浸酸酸解去除非胶原杂质,使动物皮料等原料膨胀柔软,经过一定周期的酸解后在低温条件下酶解提胶,通过酸解和酶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制取高粘度、高冻力的明胶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酶解制造明胶的生产方法,包括浸酸处理,其特征在于,将原料经浸酸处理后,进行酶解提胶,其中,要求浸酸所用的酸为无机酸,酶解所用的酶为酸性蛋白酶,浸酸后的原料在酶解前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碎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无机酸为稀硫酸,稀硫酸的浓度为1-6wt%。酸的浓度和酸的种类选择对整个浸酸处理过程影响较大,当酸的浓度过高时,则易产生碳化反应,导致原料受损,明胶质量下降;当酸的浓度过低时,则又会使酸解过程缓慢,浸酸处理效果差,不利于后期的酶解制胶过程。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得到:强酸的浸酸处理效果优于中强酸(磷酸等)和弱酸的浸酸处理效果,并且在强酸中,优选稀硫酸为浸酸处理用酸,稀硫酸的浓度在1-6%范围内时,稀硫酸的浓度越高,酸解作用就越强,处理速度越强,浸酸处理效果就越佳,而超出该范围,则得不到该效果,因此,在本发明中,稀硫酸的浓度为1-6wt%。
在本发明中,原料破碎的粒度为20-100目。由于传统的生产工艺从来不注重原料破碎的粒度,也未仔细研究过原料粒度对制明胶过程有何影响,由此导致通过传统制明胶工艺得到的明胶的质量不高,得率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而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粒度进行仔细研究后,得到如下研究成果:原料的粒度在20-100目时,原料下胶速度快,其获得的明胶质量较高,明胶的得率得到了提升,在该范围内,原料破碎的粒度越细,在酶解制胶过程中,下胶速率越快,得率越高,获得的明胶的质量较高,若原料破碎的粒度低于该范围(即原料破碎的粒度太细),则会在酶解制胶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由此导致在后期提胶过程中不易将明胶过滤分离,对后期精制处理工序造成较大困难,而且精制处理后得到的明胶其杂质含量较高,明胶质量较低;若原料破碎的粒度高于该范围(即原料破碎的粒度太粗),则会导致在酶解制胶过程中原料下胶速率慢,得率较低。因此,原料破碎的粒度应该在上述范围内。
进一步,在浸酸处理中,浸酸时的温度为15-25℃。浸酸温度的选择很重要,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整个浸酸处理过程,具体地说,若浸酸温度过低(低于上述范围),无机酸不能完全发挥出酸解作用,导致浸酸效果差,不利于后续的酶解提胶过程;若浸酸温度过高(超过上述范围),导致浸酸过程中酸解太强,胶原流失较大,胶原质量受到损伤,影响后续的明胶得率。通过多次实验研究测试得出,浸酸温度在15-25℃时,浸酸效果最佳,能够在酸解速率和得率之间得到一个较佳平衡值。
进一步,在酶解提胶中,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原料质量的(25-60)/100000。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比较重要,添加量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明胶造成影响,具体地说,若添加的酸性蛋白酶不足时(低于该范围),在酶解提胶过程中,下胶速率缓慢,最终得到的明胶的含量较低,得率下降;若添加的酸性蛋白酶过量时(超出该范围),在酶解提胶后,得到的明胶的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明胶质量降低。因此,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需在上述范围内,才能保证明胶产品的质量和得率。
在本发明中,酶解制造明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浸酸处理,将原料与稀硫酸按照一定比例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浸酸处理,得到浸酸后的原料;
步骤2、退酸水洗,排去酸液后水洗原料,然后中和水洗原料,调节原料的PH值,排去中和液后,得到中和水洗后的原料;
步骤3、原料粉碎,将得到的中和水洗后的原料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具有一定粒度的碎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6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籽粒苋多肽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切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