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0769.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宇;杨正平;张詠棋;陈柏彣;曾瑞堂;徐正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 扭力 分配 差速器 | ||
一种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包括一差速器壳体、一第一差速齿轮与一干涉式扭力分配模块。第一差速齿轮设于差速器壳体中。干涉式扭力分配模块设于差速器壳体外,并具有一第二差速齿轮、一第一制动源与一第二制动源。第二差速齿轮连接第一差速齿轮。第一制动源与第二制动源分别设于第二差速齿轮的两侧,且第一制动源或第二制动源具有多段夹紧力以进行扭力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扭力分配差速器,特别是指一种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显示现有技术中安装于车辆上的一般差速器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差速器1包括一动力输入轴11、一动力输入齿轮12、一动力输出齿轮121、一差速器壳体13、一第一差速齿轮14、一第一输出齿轮15a、一第二输出齿轮15b、一第一输出轴16a、一第二输出轴16b与一齿轮箱壳体17。同时,动力输入轴11提供动力以依序带动动力输入齿轮12、动力输出齿轮121、差速器壳体13与第一差速齿轮14、第一输出齿轮15a(第二输出齿轮15b)与第一输出轴16a(第二输出轴16b)。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一般差速器1无法达成扭力分配,以致车辆的车轮于打滑时,无法对车辆的两侧车轮正确进行扭力分配。再者,车辆的两侧车轮在具有不同摩擦系数的路面行驶或转弯时,车辆容易产生行驶稳定性不佳或传动性能降低。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其能保有一般差速器的功能并可达成扭力分配。
本发明的一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包括:一差速器壳体;一第一差速齿轮,其设于差速器壳体中;以及一干涉式扭力分配模块,其设于差速器壳体外,包含有一第二差速齿轮、一第一制动源与一第二制动源。第二差速齿轮连接第一差速齿轮。第一制动源与第二制动源分别设于第二差速齿轮的两侧,且第一制动源或第二制动源藉由多段夹紧力以进行扭力分配。
本发明的另一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包括:一差速器壳体;一第一差速齿轮,其设于差速器壳体中;以及一干涉式扭力分配模块,其设于差速器壳体外,包含有一第二差速齿轮与一驱动源。第二差速齿轮连接第一差速齿轮。驱动源连接第二差速齿轮,并藉由驱动力以进行扭力分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内容中将部分阐述本发明的额外特征及优点,且此等特征及优点将部分自所述描述内容显而易见,或可藉由对本发明的实践习得。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借助于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及组合来认识到并达到。应理解,前文一般描述与以下详细描述两者均仅为例示性及解释性的,且不欲约束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技术中一般差速器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与图3A至图3B绘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示意图,其中,图2B为图2A的方块图,图3A至图3B为图2A的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扭力分配方式;
图4A至图4B绘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示意图,其中,图4B为图4A的方块图;
图5A至图5B与图6A至图6B绘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示意图,其中,图5B为图5A的方块图,图6A至图6B为图5A的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扭力分配方式;
图7A至图7B绘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的示意图,其中,图7B为图7A的方块图;
图8A为本发明图2A至图2B的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与图1的一般差速器在扭力分配范围上的比较图;以及
图8B为本发明图5A至图5B的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与图1的一般差速器在扭力分配范围上的比较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顺向输出摆线差速器
- 下一篇:一种可以实现轮间差速的轮毂液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