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9568.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刘志强;邓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通道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于自助通道设置第一与第二双目摄像模块,以监控自助通道内所定义的三维检测区域,并由处理模块通过对第一、第二双目摄像模块所输出的第一、第二监控视频流进行撷取,以生成第一检测图像与第二检测图像,且检测各第一检测图像与第二检测图像中的人体骨架,并分析人体骨架的移动轨迹与骨骼形态,并通过将人体骨架的移动轨迹与骨骼形态与参考模型进行比对,从而判断自助通道内是否存在异常,借此,本发明可有效阻断多人闯闸的异常发生,以增强自助通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指一种可防止尾随的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特定的通道,比如出入境通道、验票通道等,存在必须单人依次通行的通行要求,因此,目前针对此类通道,大都会安装专门的监控系统,其可用于在当检测到有多人同时进入通道时,能够及时地输出相关预警信息,以防止尾随的发生。
目前,用于检测自助通道的尾随异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传统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另一种为头顶视频分析仪。
传统红外对射传感器,采用多对传感器分布于通道内,其包括分别安装在通道的相对两侧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其中,接收端通过过桥线以接收发射端的信号。传统红外对射传感器一般采用上下两排,位于上排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通道内是否同时存在多人的异常,而位于下排的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检测通道内的物品,但当通道内的物品的高度高于上排传感器的设置高度时,该物品则会被位于上排的传感器误判为人,同样地,当位于通道内的人的身高低于上排传感器的设置高度时,则该同行者会被误判为物。此外在进行多人检测时,两者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隔,否则传感器则无法得出多人的判断结果,也就是说,传统红外对射传感器无法检测出通道内的并肩、背人、紧贴、抱人(婴儿、小孩)等多人异常状态。
头顶视频分析仪则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摄像头来检测通道内部情况,但由于设备需安装于通道内部的上方(一般高度在2.6米左右),因此,设备的电源线与通讯线必须从天花板上进行走线,造成施工与维护比较麻烦的问题。再者,由于头顶视频分析仪采用的是图层分析人体形态,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针对小孩、婴儿的检测难以区分,且当通道内的人或物低于一定的高度时,还需要借助其它装置进行辅助检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助通道的检测技术,以克服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即为本申请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可检测多人同时进入自助通道的异常,以防止尾随。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可精确区分进入自助通道的人和物,且无需其他装置进行辅助检测,且安装维护方便。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助通道检测系统,应用于自助通道,所述自助通道定义有三维检测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与第二双目摄像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自助通道,用于针对所述三维检测区域进行监控,并生成第一监控视频流与第二监控视频流;以及处理模块,其具有:存储单元,其用于储存参考模型特征值;图像撷取单元,其用于分别从所述第一与第二监控视频流中撷取第一检测图像与第二检测图像;以及分析单元,其用于检测各第一检测图像与第二检测图像中的人体骨架,并分析人体骨架的移动轨迹与骨骼形态,并将所述人体骨架的移动轨迹与骨骼形态与所述参考模型特征值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述自助通道中的所述三维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异常。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双目摄像模块因应所述自助通道中所定的所述三维检测区域的位置而分别设置于所述自助通道的入口处与出口处。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为单片机。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目摄像模块所输出的所述第一监控视频流与所述第二双目摄像模块所输出的所述第二监控视频流为帧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9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面板及触摸屏
- 下一篇:掌静脉识别的会员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