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0345.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德;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28 | 分类号: | B65B43/28;B65B43/16;B65B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液态 柔性 包装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构成的内腔中平行设置有液态包分道输送线(2)和包装箱输送线(3),所述液态包分道输送线(2)的前端能够至少接纳两条液态包输送线(10)的液态包供应且液态包分道输送线(2)的尾端设有整合平台(71),沿包装箱输送线(3)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有包装箱模组(4)、隔板模组(6)、整合装箱模组(7)和推箱模组(8),包装箱模组(4)用于为包装箱输送线(3)提供包装箱并能够将打开的包装箱放置在包装箱输送线(3)上,隔板模组(6)能够提供隔板并将平面隔板一次成型后放置在包装箱输送线(3)上的包装箱中,整合装箱模组(7)能够将输送到整合平台(71)上的液态包整合后抓取放置在包装箱中,推箱模组(8)将装有液态包的包装箱推送到封箱模组(9)的封箱输送线(91)上由封箱机构(92)完成封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箱模组(4)和隔板模组(6)之间设有底板模组(5),底板模组(5)包括底板储存机构(51)、底板吸取限位机构(52)和底板抓取机器人(53),所述的底板储存机构(51)位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旁侧为包装箱输送线(3)上的包装箱提供底板;所述的底板吸取限位机构(52)位于底板储存机构(51)的出料侧与包装箱输送线(3)之间,用于从底板储存机构(51)中吸取底板并旋转落位后等待底板抓取机器人(53)抓取底板放置在包装箱输送线(3)上的包装箱中;所述的底板抓取机器人(53)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上方,底板抓取机器人(53)下端的底板工夹具(5301)用于抓取底板吸取限位机构(52)中的底板并能够起到撑箱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箱模组(4)包括包装箱储存机构(41)和开箱机器人(42),所述的包装箱储存机构(41)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旁侧为包装箱输送线(3)提供包装箱;所述的开箱机器人(42)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上方,开箱机器人(42)下端的开箱工夹具(4201)用于抓取包装箱并使之一次成型放置在包装箱输送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输送线(3)的上方两侧设有沿包装箱输送线(3)的运行方向设置的箱盖输送轨道(31),包装箱长度方向的两侧箱盖位于箱盖输送轨道(31)内并沿箱盖输送轨道(31)的设置方向行进至整合装箱模组(7)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侧的箱盖输送轨道(31)皆有两根输送杆(3101)构成,两根输送杆(3101)分别由对应的多根水平连接杆(3102)水平固定在包装箱输送线支架(32)上、由对应的多根竖直连接杆(3103)竖直固定在包装箱输送线支架(32)上,且竖直固定的输送杆(3101)位于水平固定的输送杆(3101)的上方内侧以便于包装箱箱盖的行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液态包柔性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模组(6)包括隔板储存机构(61)、隔板吸取机构(62)、隔板成型机构(63)和隔板抓取机器人(64),所述的隔板抓取机器人(64)位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上方,位于包装箱输送线(3)的旁侧设有与隔板抓取机器人(64)相对应的隔板储存机构(61),隔板成型机构(63)位于隔板储存机构(61)的出料侧与包装箱输送线(3)之间,隔板储存机构(61)的出料侧底部固定设置隔板吸取机构(62)的驱动侧且隔板吸取机构(62)的吸取侧能够落在隔板成型机构(63)的开槽底板(6301)上;所述的隔板模组(6)使用时,隔板储存机构(61)步进推送平面隔板,隔板吸取机构(62)的吸取端翻转吸取平面隔板后回落至开槽底板(6301)上,隔板成型机构(63)使得平面隔板一步成型后,由隔板抓取机器人(64)将成型隔板直接抓取输送至包装箱输送线(3)上的包装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