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球轧制系统及其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487.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洁;徐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东邦钢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14 | 分类号: | B21H1/14;C21D9/36;C2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球轧制系统及其轧制工艺,所述轧制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加热机构(1)、轧制机构(2)、第一提升机构(3)、筛球机构(4)、缓冷机构(5)、螺旋淬火机构(9)、第二提升机构(10)、布料机构(11)、风冷机构(12)、回火加热机构(13)、冷却结构(14)和自动装球机构(15)。本发明一种钢球轧制系统及其轧制工艺,它通过布料机构将淬火后的钢球均匀送入风冷机构进行风冷冷却,从而增加钢球中马氏体的转变量,提高钢球表面和芯部硬度,增加钢球耐磨性,提高钢球寿命,且钢球不易出现开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球轧制系统及其轧制工艺,属于钢球制备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钢球生产方式一般有锻造、轧制、半固态成型及铸造四大类;由于行业习惯及受限于选矿工业等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条件、综合环境和背景,常规的钢球生产方式以锻造与轧制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其中,热轧钢球作为一种全新的轧制工艺技术,是球磨钢球制造业的工艺技术突破,正在逐渐替代锻造钢球,与锻造等方式相比,热轧钢球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热轧方式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轧球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极高,用人少,认为因素干扰小、质量稳定;
2、硬度高、淬透性好、金相组织致密、晶粒细小、不变形,钢球由始至终不会变形、不失圆,耐磨性能好,冲击韧性高达12~35J/cm
3、能耗低、无污染、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较低;
4、成型好,几何公差小,质量稳定;
5、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是现有铸造铁球、锻造钢球的2~5倍,且价格相当;
6、钢球整体硬度高,其表面硬度可达到55~65HRC,体积硬度达到50~62HRC,内外硬度均衡,硬度差<5HRC,且硬度梯度分布均匀;
7、冲击韧性高达12~35J/cm
8、破碎率低:抗剥碎及抗破碎性能是一般铸锻钢球的10倍以上,落球冲击次数2万次以上,实际破碎率不超过1%,接近于无破碎;
基于上述优点,热轧钢球产品在各类黑色和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耐火材料厂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常规的热轧钢球生产工艺一般采用锻(轧)钢球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091-2005)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热轧球磨钢球,钢球直径范围为¢25~¢125mm,轧制球磨钢球采用的坯料是各种化学成分的热轧圆钢棒,其直径与钢球公称直径相等;常规的热轧钢球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圆钢棒料经检验后,按定尺长度剪切成钢球坯料;
步骤二、钢球坯料在轧制前在连续式加热炉中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
步骤三、红热态的钢坯被送入热轧机后,在两个带有特殊螺旋形孔型的轧辊之间旋转前进,并被连续地轧制成钢球;
步骤四、轧成后的红热态钢球立刻进入热处理设备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使钢球获得很高而且均匀的硬度;
步骤五、经检验合格的产品送往成品仓库,进行包装后发往客户。
但是,经实际生产发现,上述生产热轧钢球的过程中同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步骤三前端缺乏定量机构,从而无法实现稳定速率的生产节奏;步骤四中的淬火设备较为落后,导致其耗能高,淬火效率差,因此亟需改进;同时,步骤五完成后缺乏相应的机械化装球机构,采用人工方式不但效率差,且日益增加的用工成本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东邦钢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东邦钢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