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富锂锰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4284.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飞;李希超;刘涛;臧朝;孙士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富锂锰 基材 电化学 性能 改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富锂锰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锰基材料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具有三维导电网络,所述三维导电网络由二维导电剂和或一维导电剂、零维导电剂复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导电剂为石墨烯或类石墨烯碳材料、所述一维导电剂为碳纳米管或碳纤维,所述零维导电剂为炭黑SP、乙炔黑或导电石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中的三维导电网络含量按质量百分数为2%~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中粘结剂为丁苯橡胶SBR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组合、聚偏氟氯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偏氟氯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所述粘结剂在正极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3%~10%。
5.一种具有全面三维导电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一定量的二维导电剂和或一维导电剂、富锂锰基材料分别在溶剂中分散均匀,得导电剂溶液和富锂锰基材料溶液;
2)将上述导电剂溶液逐滴加入富锂锰基材料溶液中,混合均匀,得浆料,烘干,即得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
3)将上述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与零维导电剂充分混合,分5~10次加入到溶解有粘结剂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每次间隔1~2h,混合均匀,即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浆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锰基材料为微米级球形二次颗粒或纳米颗粒。
7.一种具有全面三维导电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材料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集流体表面导电网络,将一定量的导电剂和粘结剂溶于NMP中并搅拌均匀,均匀涂覆到铝箔上,烘烤,得到具有导电网络的集流体;
2)将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浆料均匀涂覆至上述的集流体上、烘烤,得到具有全面三维导电网络的富锂锰基正极极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铝箔。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富锂锰基材料正极。
10.三维导电网络在提高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导电网络由二维导电剂和或一维导电剂、零维导电剂复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2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锰酸锂电池材料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倍率型电池的正极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