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47501.2 申请日: 2017-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7823592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周世繁;刘明;刘姝;郭栋;祁薇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06;A61P35/00;A61K35/646;A61K35/64;A61K35/618;A61K31/045
代理公司: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代理人: 方燕玉
地址: 450046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外用 肿瘤 药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8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约为760万人,约占总死亡率的13%,预计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达1100万人。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治愈率极少,同时还产生极大的副作用。有些癌症能够手术治疗,而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只能采用药物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化学合成药的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不佳,不易长期服用,对一些肠胃病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要求慎用。很多研究结果证明,中药的一些单味药、复方制剂,有着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转移、抗复发、镇痛、消除恶性积液、消除放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毒副反应、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这些发现目前已经充分应用到中医药治疗癌症中,并保障着治疗癌症的效果。如中药砒霜所含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已经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证实治疗白血病十分有效。再比如中药六味地黄丸已经被证实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对患者骨髓有保护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中医治疗癌症早在《内经》等中医文献中就有记载,中药的作用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及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具有疗效好、低毒性、药源广等优势。软组织恶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粘膜,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间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等间叶组织并且位于软组积部位(内脏器官除外)的恶性肿瘤。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的软组织如纤维肉瘤,脂肪瘤,平滑肌瘤,淋巴管肉瘤等软组积恶性肿瘤与良险肿瘤之比约为5:1。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在0.7/10万-1.85/10万之间,占全部肿瘤的0.73%-0.81%。软组织肉瘤约为骨肉瘤的两倍,良险间充质瘤与恶性间充质瘤的比约100:1。因此研发可直达靶点、针对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外用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抗肿瘤药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理想、毒副作用小、疗程短、能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外用抗肿瘤中药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山茱萸10-15份、熟地20-30份、黄芪10-20份、川芎10-15份、葛根10-15份、槲寄生4-8份、生姜10-15份、半夏15-20份、丹皮15-20份、透骨草6-10份、桃仁10-15份、蒲黄6-10份、王不留行5-10份、鸡血藤6-10份、牡蛎10-20份、核桃楸皮3-9份、全蝎3-5份、川牛膝4-8份、瓜蒌12-15份、白头翁3-9份、藤梨根15-20份、五谷虫6-15份、橘叶10-15份、陈皮10-15份、马齿苋2-6份、败酱草2-6份、木通3-4份、冰片10-15份、炙甘草6-10份。

优选地,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山茱萸11-14份、熟地24-26份、黄芪14-16份、川芎12-14份、葛根12-14份、槲寄生5-7份、生姜12-14份、半夏16-18份、丹皮16-18份、透骨草7-9份、桃仁12-14份、蒲黄7-9份、王不留行6-9份、鸡血藤7-9份、牡蛎14-16份、核桃楸皮5-7份、全蝎3.5-4.5份、川牛膝5-7份、瓜蒌13-15份、白头翁5-8份、藤梨根16-19份、五谷虫8-13份、橘叶12-14份、陈皮12-14份、马齿苋3-5份、败酱草3-5份、木通3.2-3.8份、冰片12-14份、炙甘草7-9份。

优选地,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所含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山茱萸13份、熟地25份、黄芪15份、川芎13份、葛根13份、槲寄生6份、生姜13份、半夏17份、丹皮17份、透骨草8份、桃仁13份、蒲黄8份、王不留行7份、鸡血藤8份、牡蛎15份、核桃楸皮6份、全蝎4份、川牛膝6份、瓜蒌14份、白头翁6份、藤梨根17份、五谷虫10份、橘叶13份、陈皮13份、马齿苋4份、败酱草4份、木通3.6份、冰片13份、炙甘草8份。

一种外用抗肿瘤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所需重量份数的山茱萸、熟地、黄芪、川芎、葛根、槲寄生、生姜、半夏、丹皮、透骨草、蒲黄、王不留行、鸡血藤、核桃楸皮、全蝎、川牛膝、瓜蒌、白头翁、藤梨根、五谷虫、橘叶、陈皮、马齿苋、败酱草、木通、冰片、炙甘草粉碎后过150目筛,备用;

步骤二、将牡蛎于炉内550℃煅2.5h,煅后醋淬,水飞成细粉备用;桃仁捣碎,得桃仁碎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