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白车身多车型柔性总拼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3262.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光;冯波;张荣昌;牛哲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克汽车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318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车身 车型 柔性 工作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白车身多车型柔性总拼工作站,包括工作站基台和定位夹具系统,定位夹具系统包括独立并且可切换的顶盖定位夹具、侧围定位夹具和下车身定位夹具。工作站基台包括基础框架、第一导轨、顶盖夹具及输送系统、基座、下车身定位系统和侧围框架。基础框架具有横梁和支撑架。第一导轨设置于横梁处。顶盖夹具及输送系统设置于第一导轨下方处。基座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下车身定位系统设置于基座处,与下车身定位夹具配合以定位和切换下车身定位夹具。侧围框架设置在基座处,用于安装和定位侧围定位夹具。本发明的装配能够精确的定位和快速的切换,实现了总拼所需夹具的全部切换,大大节约了车型夹具、焊接设备等费用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白车身多车型柔性总拼工作站。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成熟,各大汽车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逐步增高。企业车型开发的新车型也日益增多。试制作为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验证环节,所有车型的开发都需要通过试制来实现对整车的产品、工艺验证工作。在整个研发系统中试制部门对接所有的车型研发项目,多款车并行研发在汽车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常态。试制不仅承担着新车型试制还需要承担市场个性化定制、小批量生产任务。试制过程项目组对车辆的需求与流水线的量产车不同,其对试制车的需求为分阶段式。例如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第一阶段需求95台生产周期为45天,第二阶段在3个月后开始生产需求为80台,6个月之后开始第三阶段生产需求为100台。在试制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多款车型的同时焊接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试制总拼为单车型独立工作站,每个车型夹具长期占用该工作站,无法快速切换,如果车型试制未结束,其将长期占用车间场地和焊接设备。以往方案无法满足多车型总拼夹具的快速切换和安装,并且夹具开发成本高,且无法最大化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切换和精确定位的车辆白车身多车型柔性总拼工作站。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白车身多车型柔性总拼工作站,包括工作站基台和定位夹具系统,
所述定位夹具系统包括独立并且可切换的顶盖定位夹具、侧围定位夹具和下车身定位夹具;
所述工作站基台包括:
基础框架,作为基本的框架用于支撑所述工作站基台,其具有横梁和支撑架;
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横梁处;
顶盖夹具及输送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下方处,用于输送和定位所述顶盖定位夹具;
基座,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部处,与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
下车身定位系统,设置于所述基座处,与所述下车身定位夹具配合以定位和切换所述下车身定位夹具;和
侧围框架,设置在所述基座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移动,用于安装和定位所述侧围定位夹具。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基座,每一所述基座处设置有一所述侧围框架。
可选地,每一侧围框架包括:
底板;和
两个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并垂直于所述底板;
其中,每一所述立柱处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侧围定位夹具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所述侧围定位夹具位于两个侧围框架之间处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以实现所述侧围定位夹具的切换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克汽车科技(台州)有限公司,未经领克汽车科技(台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钢管与法兰安装平台
- 下一篇:一种汽车智能柔性焊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