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侧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0495.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浦乡正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06;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纵梁 外板 车辆宽度方向 结合部 车辆侧部结构 载荷传递部 前后方向延伸 上下方向延伸 车辆侧部 内侧表面 上下方向 外侧表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包括:中柱,该中柱在车辆侧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中柱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中柱外板;车顶纵梁,该车顶纵梁设置在中柱的车辆上侧,车顶纵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车顶纵梁外板;结合部,在该结合部处,中柱外板的车辆上下方向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表面与车顶纵梁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表面重叠并且结合;以及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形成在中柱外板处,并且被构造为从结合部朝向车辆外侧突出的形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22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27084,并且要求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8-13292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中柱外板的上端部接合到面朝车顶纵梁外板的车室外侧的表面,并且中柱内板的上端部接合到面朝车顶纵梁内板的车室内侧的表面的面板下部。
注意,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233918号公报)中描述的结构可以被视作这样的结构:其在设置于车顶纵梁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车顶纵梁内板的表面上包括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形成为朝向车顶纵梁外板突出的形状。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8-132923号公报)中描述的结构中,在例如车顶纵梁外板由热模锻材料(HS材料)制造的情况下,关于面板的成型要求(例如,成型可行性要求)方面,难以使得车顶纵梁外板的顶板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基本等于碰撞测试装置的接触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换言之,因为碰撞测试装置的接触表面与车顶纵梁外板的顶板表面不是平行的,所以车顶纵梁外板通过被碰撞测试装置挤压而经受向车辆内侧的旋转变形,并且向中柱的载荷传递效率下降。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存在难以承受目标载荷的可能性,并且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事实,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能够抑制在顶棚撞击期间车顶纵梁外板的旋转变形,并且提高到中柱的载荷传递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包括:中柱,该中柱在车辆侧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中柱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中柱外板;车顶纵梁,该车顶纵梁设置在中柱的车辆上侧,车顶纵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车顶纵梁外板;结合部,在该结合部处,中柱外板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与车顶纵梁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重叠并且结合;以及载荷传递部,该载荷传递部形成在中柱外板处,并且被构造为从结合部朝向车辆外侧突出的形状。
由于第一方面中描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在车辆侧部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中柱外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纵梁设置在中柱的车辆上侧,并且车顶纵梁包括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车顶纵梁外板。此外,中柱外板的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与车顶纵梁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重叠并结合,从而设置结合部。被构造为从结合部向车辆外侧突出的形状的载荷传递部形成在中柱外板处。结果,当车辆侧部的上部已经被碰撞测试装置的接触表面挤压时,在载荷传递部的突出量的基础上,由载荷传递部和车顶纵梁外板的车辆上侧处的脊部所构成的虚拟表面近乎平行于碰撞测试装置的接触表面。因此,在上述构造中,与不存在向车辆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部的构造中相比,更加抑制了车顶纵梁外板由于在顶棚撞击期间被对应的接触表面挤压而经受向车辆内侧的旋转变形。因此,抑制了中柱由于与车顶纵梁的旋转变形连同地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塌陷而导致变形,并且能够提高向中柱的载荷传递效率。
根据第二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是第一方面中描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载荷传递部被构造为从所述结合部突出的突出部,并且该载荷传递部沿着所述结合部的下端侧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