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海鲜壳体及海鲜废弃物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1730.X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创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A23L27/60;A23L17/5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修斯文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鲜 壳体 废弃物 生产 复合 调味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海鲜壳体及海鲜废弃物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海鲜壳体及其它废弃物作为海鲜原料;所述海鲜壳体和废弃物为虾壳、虾头、煮牡蛎汤、贝类裙边中的一种或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复合调味料包括海鲜调味粉或海鲜调味酱;在产品制作中,采用了严格的发酵工艺来对原料进行去腥处理,而且采用了低尘量的粉碎机来进行粉碎工艺的实施;避免海鲜壳腥味对空气的污染;还采用了可进行三维运动的低速搅拌设备进行海鲜粉混合,能让不同密度的多种海鲜粉物料(虾壳、虾头、贝类裙边)在混合时能达到较均匀的混合度,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以海鲜壳体及其它废弃物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鲜类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虾壳、虾头、煮牡蛎汤、贝类裙边常被废弃,但这些物质中有丰富的钙质及鲜味成份,如能把这些废弃物用于海鲜调味品的制作,将有助于降低调味品成本,但虾壳、虾头的密度差异较大且味道也不一样,当海鲜调味品原料为它们的混合物时,在制粉及混合工序容易出现混合不均现象而影响产品均匀度品质;而且虾壳、虾头腥味较重,在粉碎加工时容易污染空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海鲜壳体及其它废弃物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能以虾壳、虾头、牡蛎壳制作优质的海鲜调味粉或海鲜调味酱,而且不易污染空气。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海鲜壳体及其它废弃物生产复合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海鲜壳体及其它废弃物作为海鲜原料;所述海鲜壳体和废弃物为虾壳、虾头、煮牡蛎汤、贝类裙边中的一种或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复合调味料包括海鲜调味粉或海鲜调味酱;所述海鲜调味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1、对海鲜原料进行油炸处理,油温范围在120度至200度之间,油炸时长不低于30分钟;
A2、对油炸过的海鲜原料以离心工艺去油;并添加酵母及培养液,搅拌均匀,对海鲜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去腥;
A3、对发酵过的海鲜原料内添加香辛料,并搅拌均匀,静置脱腥;
A4、对含香辛料的已发酵海鲜原料进行干燥;
A5、对烘干的海鲜原料进行粉碎;
A6、对粉碎后的海鲜原料以低速搅拌设备再次进行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海鲜调味粉;
所述海鲜调味酱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B1、对海鲜原料进行油炸处理,油温范围在120度至200度之间,油炸时长不低于30分钟;
B2、对油炸过的海鲜原料以离心工艺去油后磨碎;
B3、向磨碎后的海鲜原料添加酵母及培养液,进行发酵处理以去腥;
B4、向发酵后的海鲜原料加入香辛料和盐;然后再次磨碎为浆料,最后把浆料加以煮制以浓缩为海鲜调味酱。
优选地;所述步骤A2和B3中,添加的酵母为复合酵母。
优选地;在制备海鲜调味酱的步骤B4中,添加的香辛料包括生姜和紫苏,香辛料的添加量为海鲜原料重量的3%至5%,盐的添加量不低于海鲜原料重量的3%。
优选地;在步骤B4中,还需加入占海鲜原料重量千分之一的黄原胶、千分之五的淀粉和2%的糖。
优选地;在制备海鲜调味粉的步骤A3中,添加的香辛料包括生姜和紫苏,香辛料的添加量不低于海鲜原料重量的3%,还需加入占海鲜原料重量10%的淀粉、30%的麦芽糊精、8%的糖以及不低于海鲜原料重量10%的盐。
本方法在制备海鲜调味粉的步骤A5中,以低尘量的高细度粉碎机进行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创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创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1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