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267.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傅勇刚;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限速 装置 | ||
1.一种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包括筒状放油阀座(1),其特征在于,在筒状放油阀座(1)的内壁中部设有环状内凸部(11)且环状内凸部(11)将筒状放油阀座(1)内部分隔成外腔室和内腔室,环状内凸部(11)的内径小于筒状放油阀座(1)的内径,本装置包括一端插于外腔室内的放油阀杆(2)且在筒状放油阀座(1)上设有与外腔室连通的第一油孔(12),在放油阀杆(2)的内端和环状内凸部(11)之间设有位于外腔室内的第一弹簧(13),在内腔室内设有外端能够插于环状内凸部(11)中的放油阀芯(3),在内腔室的中部设有与内腔室螺纹连接且能够将内腔室分隔成前子腔室和后子腔室的环形分隔件(4),在环形分隔件(4)和放油阀芯(3)的内端之间设有位于前子腔室内的第二弹簧(5)且在放油阀芯(3)和环状内凸部(11)的后端之间设有面密封结构(6),在筒状放油阀座(1)的内端内壁设有扩孔(14)和与所述的扩孔连通的第二油孔(15),在扩孔(14)内设有能够沿着扩孔(14)轴向移动的阻尼阀芯(7)且在扩孔(14)的孔口处设有过滤结构,在阻尼阀芯(7)的轴向中心设有阻尼小孔(71)且当油从过滤结构进入至后子腔室内时所述的阻尼阀芯(7)将第二油孔(15)封闭,在环形分隔件(4)和阻尼阀芯(7)之间设有第三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密封结构(6)包括设置在放油阀芯(3)内端的环形凸部(61),在环状内凸部(11)的内侧设有第一环形面(62),在环形凸部(61)的外端具有与所述的第一环形面(62)相互吻合的第二环形面(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部(61)内侧设有环形密封垫(64),所述的第一环形面(62)设置在环形密封垫(64)远离环形凸部(61)的一端且该第一环形面(62)为环形内锥面,所述的第二环形面(63)为与所述的环形内锥面吻合的锥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密封垫(64)的内径大于环状内凸部(1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阀芯(7)外端设有定位盲孔(72),所述的第三弹簧(8)内端插于定位盲孔(72)中且作用在定位盲孔(7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小孔(71)轴心线与所述的定位盲孔(72)轴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网(9),所述的扩孔内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过滤网(9)轴向移动的轴向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油阀杆(2)上套设有与外腔室内壁密封连接的动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腔室内径大于内腔室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限速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放油阀座(1)内端外壁设有外螺纹(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海力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2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安全阀
- 下一篇:一种水利管道压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