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粕多肽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66514.4 申请日: 2017-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7898997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王烈峰;徐敏雯;侯志平;洪瑞云;宁慧婷;张毅;张晓丽;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 赣南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8/01 分类号: A61K38/01;A61P9/10;C12P21/06;C07K1/30
代理公司: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地址: 341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茶 多肽 制备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油茶粕多肽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并且为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冠心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致死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其最关键的病因。

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学说有很多,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全面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因此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仍主要以一级预防为主,单纯的药物治疗控制不佳,并且目前的手术治疗如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术、血管移植、血管成形术等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手术本身对于血管的损伤以及术后的再狭窄、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都说明目前的治疗方式仍未能有效地预防、控制、逆转AS的病程。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属茶科,山茶属,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主要由油茶壳和油茶籽组成,油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油料植物之一,我国是产油茶大国,是世界上油茶品种最多、分布最广、油茶籽产量最高的国家,仅油茶林的种植面积就达6000多万亩(2015)。茶油产量由20多万吨增加到51.8万吨,年产油茶籽约370万吨,而作为油茶籽榨油后剩下的副产品——油茶粕的年产量约为310万吨。

然而大多数的油茶粕只是作为有机肥料来使用,造成优质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油茶粕中含有10%-20%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为17种,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两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较高,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为潜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此外油茶粕蛋白经酶解后还可以制备成功能性多肽,生成的多肽及氨基酸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能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油茶粕多肽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ApoE-/-小鼠购自北京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由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繁殖,取八周ApoE-/-小鼠雄鼠喂食高脂饲料(小鼠标准饲料+1.25%胆固醇+15%脂肪+0.5%胆酸盐)8-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小鼠模型。给予8周ApoE-/-小鼠高脂饲料8周后即可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设置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在发病后给予油茶粕多肽,并给予高剂量;阳性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阴性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由于血脂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给药期间每隔2周眼眶取血一次,并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脂水平,检测指标主要有: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观察给予油茶粕多肽后的血脂水平变化,给药8周后取材,通过主动脉取材后大体油红O染色观察,直接了解油茶粕多肽治疗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油茶粕多肽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小鼠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降血脂疗效比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因此,本发明的油茶粕多肽能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油茶粕多肽优选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油茶粕粉碎后用石油醚脱脂,脱脂后的油茶粕粉末先后用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酶解,酶解后的油茶粕经碱提酸沉得到油茶粕蛋白沉淀,油茶粕蛋白沉淀再经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液灭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得油茶粕多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油茶粕多肽优选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将油茶粕粉碎后,过60目筛,按料液比1g:40ml加入石油醚进行脱脂,脱脂后的油茶粕放置室温进行风干,即得到脱脂后的油茶粕粉末;

脱脂后的油茶粕粉末按料液比1g:30ml加入蒸馏水,然后再按蒸馏水质量2%的量加入纤维素酶,在反应温度50℃、pH值6.5、时间60min的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按蒸馏水质量1.3%的酶添加量加入α-淀粉酶,55℃反应60min后酶预处理结束,得到酶预处理后的油茶粕;

酶预处理后的油茶粕用NaOH调整pH值至10.2后50℃水浴反应120min,过滤去渣,取得的上清液再调整pH值至4.2后常温反应60min,得到油茶粕蛋白混悬液,离心后去除上清液,所得沉淀经冷冻干燥后即为油茶粕蛋白沉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未经赣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6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