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鉴别草莓品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69969.1 申请日: 2017-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7941839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吴绪金;安莉;汪红;马婧玮;吴家锴;张军锋;李通;周娟;李萌;马欢;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4/08 分类号: G01N24/08
代理公司: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代理人: 郑园
地址: 450003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nmr 代谢 技术 鉴别 草莓 品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代谢组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鉴别草莓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或metabolomics)是效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计算分析方法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多项领域,比如疾病诊断、医药研制开发、营养食品科学、毒理学、环境学,植物学等与人类健康护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其样品主要是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提取液。主要技术手段是核磁共振(NMR),质谱(MS),色谱(HPLC,GC)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NMR)由于其灵敏性、无损性以及能够根据特征峰定性的探测代谢物成分等优点,已发展为代谢组学中最常用的化学分析检测技术。核磁测定样品是非破坏性的,且只要很少的样品预处理,就可以获得提取物的结构信息,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草莓(学名:Fragaria× ananassa Duch.),多年生草本,蔷薇科植物草莓的果实,别名有洋莓、凤阳草莓、地莓、蚕莓、蛇莓、大草莓、红莓、士多啤梨、鸡冠果等。草莓味甘、酸,性凉,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补血益气、凉血解毒的功效,是滋补老人、孩子和体虚者的佳品,被誉为“春季第一果”。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水果榜上名列第二。草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营养比例比较合理。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贫血、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抗癌、医治失眠、美容、影响脑和智力发育、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治疗痔疮、解酒和解毒、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等保健作用。草莓品质受到栽培条件、成熟季节、采收处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品种的差异是决定草莓品质的主要因素。具有较高营养品质的草莓售价较高。然而,不同品种的草莓果实外观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因此,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利润,往往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受损。目前,草莓品种鉴别多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牛晓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8)和闫润,农业机械学报,2013,44(9)),倍频及合频吸收,灵敏度差;建模难度大,定标样品的选择、制备,精确的化学分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选择计量学方法的合理性,都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鉴别草莓品种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草莓品种中遇到的灵敏度差、建模难度大、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得不同品种草莓的NM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鉴别不同品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有监督的多维统计分析方法即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对不同品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在OPLS-DA模型中利用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中的CV-ANOVA两种验证方法对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最终通过OPLS-DA模型中的Score图分析不同品种的草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鉴别草莓品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S1草莓样本的制备:将草莓样品洗净后打成浆,置于液氮中研磨成草莓粉末,草莓粉末于-80℃条件下保存;

S2草莓样本的前处理:称取一定量的草莓粉末,加入0.2M的磷酸缓冲溶液,混匀处理后,取上清液至 5 mm核磁管中测定;

S3草莓样本测定的条件:将上清液置于核磁共振光谱仪上记录1H NMR谱,条件为5 mm多核宽带观测探头、观测频率600.13 MHz,采用标准ZG30脉冲序列采集;

S4数据处理过程:利用AMIX软件对去除4.7-5.00 ppm的所有在0.5-9.5 ppm的1H NMR谱峰以0.04 ppm的宽度进行分段积分,并对所得到的积分值进行谱积分面积总和归一化处理。

所述步骤S2中的磷酸缓冲溶液,pH=7,含有0.05wt%的TSP内标。

所述步骤S2中每1mg草莓粉末用20-25μL磷酸缓冲溶液溶解。

所述步骤S2中混匀处理的条件为涡旋振荡5min,超声15 min后,于10000 rp/m离心10 min。

所述步骤S3中采集的条件为实验温度为300K,累加次数48次,谱宽为20 ppm,采集点数为32 K。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