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2407.2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鲁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润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1 | 分类号: | C04B35/8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莫来石 结合 碳化硅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碳化硅为骨料,以煤矸石、高铝矾土为生成莫来石原料,引入莫来石纤维作为晶种,促进烧结过程中莫来石晶须的生成;同时引入酸化后的钾长石,降低陶瓷坯料体系的液相形成温度,促进莫来石晶体的形成和长大,达到降低陶瓷烧成温度的目的,降低了能耗,同时原位生成的莫来石晶须作为结合相在碳化硅晶粒周围形成“骨架”,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保护层包裹在碳化硅表面,达到隔绝碳化硅与空气接触的目的,提高了莫来石‑碳化硅复相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强韧性,且提高陶瓷材料的轻质隔热性能,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热震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一种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具有热导率大、热膨胀系数小、热震稳定性好、高温耐磨性能优良、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原料等方面。但它也存在室温下韧性不足、蓄热高、抗氧化性差、常压下烧结困难等缺点,在1300℃以上容易发生分解使其强度降低,导致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莫来石纤维使用温度在1500-1600℃,特别是高温抗蠕变性和抗热震性能优异,耐热、耐腐蚀和绝热性能极佳。可以用作耐热构件、高温绝热材料。莫来石纤维与陶瓷基体界面热膨胀率和导热率非常接近,莫来石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陶瓷基体的韧性、增加冲击强度,往往为耐热复合材料研发的首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提高碳化硅骨料的抗氧化性能,产品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碳化硅为骨料,以煤矸石、高铝矾土为基质,引入酸活化钾长石、莫来石纤维,机压成型后高温烧结,通过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了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酸活化钾长石的制备:
将5-14份钾长石粉末在105℃下加热4-8分钟后,按照1:15-20的固液比,加入到8-15%的酸溶液中,置于50-70℃的水浴条件下,搅拌反应1-3小时,过滤后,使用乙醇清洗3-5次,于105-115℃下干燥1-2小时,得到酸活化钾长石;
(2)原料粉体的预混合:
将13-24份高铝矾土、8-15份煤矸石经破碎、球磨后过80目筛,然后进行脱碳处理,将脱碳后的粉体原料与步骤(1)酸活化后钾长石置于球磨机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湿法球磨8-15小时,经脱水、干燥,得到预混粉料;
(3)成型:
将70-80份碳化硅颗粒、6-14份硅粉、4-12份莫来石纤维与上述预混粉料混合,再外加30-45份10%的聚乙烯醇溶液、8-14份25-30%的的硅溶胶,搅拌至均匀后,于温度20℃、相对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中放置18-26小时,倒入所需规格尺寸的模具中,机压成型,于105-120℃温度下干燥20-25小时;
(4)高温烧结:
将干燥后的坯料置于还原气氛下高温烧结,于1240-1280℃温度下保温2-3小时,1420-1470℃温度下保温3-6小时,随炉自然冷却后取出,即得到原位生成莫来石-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
其中,所述莫来石纤维直径在3-5μm,长度在20-80mm。
其中,所述步骤(1)中酸溶液是指盐酸、硫酸、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步骤(2)中湿法球磨至粉料粒径在0.045-0.0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润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润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