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3740.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陶刚;李育;赵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0 | 分类号: | B6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襟翼 位置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襟翼位置的作动筒,其包括:固定于飞机结构上的摇臂固定支座和铰接于所述摇臂固定支座的摇臂、固定于襟翼上襟翼支耳和连接于所述摇臂与襟翼之间之间的连接拉杆;固定于飞机结构上的控制机构和连接于控制机构与摇臂之间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控制机构和摇臂均铰接。本发明的襟翼位置控制机构通过设计控制机构实现襟翼不同位置的控制,其原理结构简单实用,控制方便易于实现,在满足襟翼控制的要求下能大幅降低设计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飞机的襟翼位置控制采用多余度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这样控制方式对系统设计的要求较高,带来的设计成本也高,同时设计复杂。
对于小型飞机来说这种方式带来的设计成本直线上升,但是收益并不是很明显,采用襟翼位置控制机构就能满足襟翼位置控制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而设计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目前小型飞机都采用类似的机构来完成襟翼位置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用于降低目前常用的控制机构的设计成本及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襟翼位置的作动筒,其包括
固定于飞机结构上的摇臂固定支座和铰接于所述摇臂固定支座的摇臂、固定于襟翼上襟翼支耳和连接于所述摇臂与襟翼之间之间的连接拉杆;和
固定于飞机结构上的控制机构和连接于控制机构与摇臂之间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控制机构和摇臂均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及容纳通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均与容纳孔连通;
状态杆,所述状态杆具有第一状态弧槽及第二状态弧槽,所述状态杆设置于容纳孔中;
第一状态开关及第一传递机构,第一状态开关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传递机构设置于第一状态弧槽,通过状态杆的移动使得第一传递机构沿第一状态弧槽移动以触发所述第一状态开关动作;
第二状态开关及第二传递机构,第二状态开关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传递机构设置于第二状态弧槽,通过状态杆的移动使得第二传递机构沿第二状态弧槽移动以触发所述第二状态开关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状态弧槽与所述第二状态弧槽以状态杆的轴线对称设置,相应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容纳孔的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递机构和第二传递机构为圆珠。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状态杆与壳体之间,用于使得状态杆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状态杆包括杆端和杆身,杆端设有内螺纹,杆身设有外螺纹,杆端和杆身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拉杆与襟翼支耳通过单双耳结构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螺母和调节螺钉,锁紧螺母和调节螺钉安装于滑动杆的调节端,用于调节襟翼位置控制机构的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襟翼位置控制机构通过设计控制机构实现襟翼不同位置的控制,其原理结构简单实用,控制方便易于实现,在满足襟翼控制的要求下能大幅降低设计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襟翼位置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升机尾桨舵机基准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飞机操纵人工感觉力产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