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曲银耳木耳保健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81647.9 申请日: 2017-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7897896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刘嵬;何钢;苟小军;颜军;刘坤平;梁立;孙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A23L31/00;A23P10/25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夏艳
地址: 610052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曲 银耳 木耳 保健 片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保健营养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曲银耳木耳保健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是一种高等真菌,是世界公认的珍贵食用菌和重要药材。历代医学家认为,银耳有“滋阳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和血、补脑提神、壮体强筋、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能,除此而外,还具有抗肿瘤、保护造血功能、增强免疫以及降低胆固醇含量等生物学活性。银耳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机盐等,最有效成分为银耳多糖类物质。

木耳同样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真菌,长期食用可清肺止血、滋养益胃,是我国传统的保健佳品。黑木耳为木耳属真菌,是一种细腻、柔嫩、鲜美的药食两用真菌。传统医学证实黑木耳具有补气耐饥、凉血、止血、补胃理气、活血等功效,另外,木耳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胶质、黑色素、微量元素等,而多糖是最主要的功效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及抗衰老、抗肿瘤、抑菌、增强免疫等活性。

红曲是指将红曲霉接种到大米上,通过固态发酵而成的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红曲具有多种活性代谢产物,如洛伐他汀、红曲霉菌多糖、红曲色素等,其应用广泛。

尽管银耳和木耳含有的多糖联合用药,能降血脂和降血糖功效,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但是银耳所含的多糖大分子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而通过红曲霉菌对其降解后则可方便人体利用吸收,不过,目前还没有以红曲霉、银耳和木耳进行配伍的相关保健功能性产品投放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红曲、银耳和木耳配伍的保健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片剂不仅保留了原料的优良功效,而且食用方便,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曲银耳木耳保健片剂,各组分按照以下质量分数构成:红曲银耳粉15-35%,木耳粉20-40%,稀释剂38-58%,润湿剂0.1-5%,润滑剂0.5-5%,辅料0.1-5%。

进一步的,所述红曲银耳粉由106-108cfu/mL的红曲霉菌孢子液5mL、银耳粉20g和无菌水1mL的配比发酵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剂为蔗糖、糊精、可溶性淀粉、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蔗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润湿剂为水、100%乙醇、10%-30%乙醇水溶液(mL:mL)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微粉硅胶、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为矫味剂、黏合剂、崩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矫味剂为糖浆、葡萄糖、蜂蜜、木糖醇、麦芽糖、甜菊苷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黏合剂为质量比(W/W)5%-15%淀粉浆、1%-5%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0.5%-10%、2%-10%胶浆、50%-70%糖浆中的一种。

一种红曲银耳木耳保健片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各组分的上述比例,由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将银耳蒸煮熟化后作为发酵底物,经过10~20天的红曲霉菌固态发酵作用制得红曲银耳,在40~60℃下干燥后,超微粉碎、过筛得到粒径为50~200μm的红曲银耳粉;

步骤二:将蒸煮熟化、干燥后的木耳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制成粒径为1-300μm的木耳粉;

步骤三:将步骤二和步骤三分别制成的红曲银耳粉和木耳粉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稀释剂和辅料并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进行润湿制成软材,软材过14目筛制得湿颗粒,在50-70℃干燥0.5-3h获得干颗粒;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的干颗粒过12目筛后,加入质量比0.5-5%的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制得红曲银耳木耳保健片剂。

进一步的,制备步骤一所述红曲银耳粉的方法是:将银耳制成颗粒状,在容器中经湿热灭菌后,烘干,震荡均匀,添加无菌水至含水率为5%(ml/g),接种含红曲霉菌孢子106-108cfu/mL的红曲菌孢子液5ml,红曲霉菌孢子和银耳粉料震荡均匀,于30℃恒温下固态培养20天,每5天震荡均匀一次,之后在40~60℃下干燥,接着超微粉碎、过筛得到粒径为50~200μm的红曲银耳粉,其中,含水率5%(ml/g)指的是100g银耳粉含水5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