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8465.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招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昌农面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B01F7/18;B01F15/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翁霁明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粉条 制作 装置 | ||
1.一种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原料仓、混合室、蒸煮室、定型室、以及切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与混合室之间设有原料称重室,所述混合室外围设有夹套层,所述夹套层下部设有保温水进口,夹套层上部设有保温水出口,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底部的第一搅拌桨、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中部的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若干搅拌叶,每片搅拌叶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以上通槽;所述第二搅拌桨上设有若干个耙钉,所述耙钉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混合室顶部设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进水管与水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通过第一进料管与原料称重室相连通,所述混合室顶部设有原料进料口,所述原料进料口通过第二进料管与原料称重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进料口为漏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为叶轮式搅拌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粉条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室内部两侧设有冷气循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昌农面类专业合作社,未经温岭市昌农面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4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