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纱线检测除疵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666.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超;刘德滨;王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60 | 分类号: | D04B15/60;D04B35/22;D04B35/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圆纬机 纱线 检测 智能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提供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纱线智能检测除疵装置,包括旋转工作台、纱架、检测纱线瑕疵的电子清纱器、多个电磁阀、PLC控制器、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纱线捻接器、夹持机构、旋转拉纱机构、支架、工业相机和除尘机构,旋转拉纱机构设于支架上以夹持纱线瑕疵处为定点旋转下拉与纱线瑕疵处的下段纱线交叉成又字形,纱线捻接器经第二行走机构可于支架上水平方向滑动且纱线捻接器接纱口正对于又字形交叉线进行剪切和捻接纱。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针织圆纬机检测到瑕疵纱线后无法有效处理,需人工接驳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始终有纱疵问题和人工接头等因素影响织物品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纱线检测除疵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生产中,疵点和不匀是经常发生的,无论是传统纺纱还是各类新型纺纱,即使是使用最好的纺纱原料,最新的纺纱设备以及最优的纺纱工艺,纱疵和不匀也是不可避免的。纱线作为纺织过程中既是一个中间产品也是后续工艺的原料,因此在纺纱过程中对纱线瑕疵的有效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粗节、细结、错支、链状纱疵均是影响纱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后工序加工过程中, 它不仅会降低络筒机生产效率,影响织机的织造效率,甚至影响织物外观。随着产品质量和档次的不断提高,纱线粗节、细结、错支、链状、更换纱线头尾人工接头等纱疵对布面品质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明显。为此纱线粗节检测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检测后依然需要人工去处理,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38422.4,公开了一种纱线粗节自动检测装置, 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 该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之间留有供纱线穿过 的空隙,第二支架上安装有一自动剪纱装置,该自动剪纱装置位于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的正前方,工作台上还设有一控制器,激光接收器和自动剪纱装置分别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纱线有粗节的部分会导致纱线外形尺寸的变化,利用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检测到纱线外形尺寸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将信号传输给后台电脑,来实现对纱线粗节数的统计。同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自动剪纱装置将纱线的粗节部分剪去。但是其只能通过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对剪去粗节的纱线进行接头,无法实现自动处理,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其采用人工接纱品质不高同时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除疵并且自动完成接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针织圆纬机的纱线检测除疵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针织圆纬机的纱线检测除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旋转工作台、纱架、检测纱线瑕疵的电子清纱器、多个电磁阀、PLC控制器、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纱线捻接器、夹持机构、旋转拉纱机构、支架、工业相机和除尘机构,所述支架经第一行走机构可于旋转工作台上水平方向滑动地设于旋转工作台上,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支架上部用于夹持纱线瑕疵处并通过第一行走机构水平移动同时经过旋转工作台旋转一个角度,所述旋转拉纱机构设于支架上将纱线瑕疵处的上段纱线以夹持机构夹持的纱线瑕疵处为定点旋转下拉与纱线瑕疵处的下段纱线交叉成又字形,所述纱线捻接器经第二行走机构可于支架上独立沿水平方向滑动地设于支架上且纱线捻接器接纱口正对于旋转拉纱机构拉伸纱线形成的纱线交叉处进行剪纱和捻接纱,所述电子清纱器设于给针织圆纬机输纱器供给纱线的纱架的纱线输出处检测纱线,所述电子清纱器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工业相机设于针织圆纬机上方摄指定边缘表面棉絮密度并传输至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除尘机构设于针织圆纬机上方用于清理飘在空中的棉絮,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行走机构的第二驱动单元、旋转工作台的第三驱动单元、夹持机构的第四驱动单元、纱线捻接器、纱架、旋转拉纱机构的第五驱动单元、除尘机构均分别经各个电磁阀连接并受控于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可调试蠕动泵泵头
- 下一篇:换线器的喂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