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816.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显人;周庭军;王开封;陆永方;陈家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高压排气管 安全阀 低压排气 高压排气 低压进气管 动力锂电池 高压排气口 阀体内腔 废气气压 缓冲气管 阀体 低压排气管 低压排气口 贯通连接 储气腔 连接管 内侧壁 气密性 柱塞 废气 释放 排放 爆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包括阀体、进气管以及设置于阀体内腔中的低压排气机构和高压排气机构,所述进气管固定于阀体内腔中,所述阀体在进气管两侧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高压排气口和低压排气口;低压排气机构,包括缓冲气管一、缓冲气管二、低压进气管、低压排气管、连接管以及储气腔,高压排气机构,包括高压排气管,所述高压排气管两端分别贯通连接于高压排气口和进气管上;所述高压排气管设置于低压进气管远离柱塞一侧。本发明通过低压排气机构和高压排气机构的设置,当废气气压较高时,可以瞬间释放高压,防止爆炸,当废气气压较低时,不会直接将废气低压排放至大气中,还不会影响安全阀的气密性,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技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环保能源,它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通讯等领域的储能,动力锂电池技术在国内还是处于萌芽状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因电子在不断的来回迁移会产生热量,充电或放电、撞击或故障等因素造成的短路情况都会析出大量的化学气体,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或电池内部短路而产生的火花就会对析出的易燃气体燃烧,造成电池爆炸,给人身财产带来威胁。
目前一些厂家生产的动力电池安全设施主要有两种:1、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制成触点式,利用两种金属的膨胀系数不同串联在电池的电路中,当电池在过充、过放、过流或造成短路使金属变形断开触电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种安全阀在触电断开或闭合时易产生火花,使电池内部的易燃气体遇到火花而产生爆炸隐患;2、使用膜片防爆阀,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内压将防爆膜冲破降压来达到防爆的目的,其缺点是无法恢复安全阀,使电池失效报废。
为了完善上述两种动力电池安全设施的缺点,申请号为“201020282536.4”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球式安全阀,包括阀盖、阀体、弹簧、球阀、密封圈,可以有效的起到安全防爆的作用;另一个申请号为“201210468220.8”的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安全阀,包括阀体,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安全阀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虽然上述两个申请文件很好的提供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可以很好的进行防爆排气,但是其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不论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压力是不是足够大,只要气体压力能够推动球阀,球阀就会立刻打开,与外界大气连通,对气体进行释放,但是这会大大降低安全阀的气密性,从而对电池本身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锂电池安全阀,包括阀体、进气管以及设置于阀体内腔中的低压排气机构和高压排气机构,所述进气管固定于阀体内腔中,所述阀体在进气管两侧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贯穿阀体侧壁的高压排气口和低压排气口;
所述进气管内活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固定有柱塞,所述柱塞与进气管内侧壁活动连接,且移动块远离柱塞一端通过主弹簧连接于进气管顶壁上;
低压排气机构,包括缓冲气管一、缓冲气管二、低压进气管、低压排气管、连接管以及储气腔,所述缓冲气管一和缓冲气管二设置于进气管和低压排气口之间,所述缓冲气管一通过低压进气管与进气管贯通连接,所述缓冲气管二通过低压排气管与低压排气口贯通连接,所述缓冲气管一、缓冲气管二之间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设置有储气腔;
所述储气腔内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中开设有通孔,所述基板靠近缓冲气管一一侧设置有进气塞,所述进气塞通过进气弹簧连接于基板上;
高压排气机构,包括高压排气管,所述高压排气管两端分别贯通连接于高压排气口和进气管上;
所述高压排气管设置于低压进气管远离柱塞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