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套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097.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0 | 分类号: | B21D43/10;B21D43/00;B21D43/20;B21D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套接组件 钢管套 下凹槽 打磨组件 固定架 料桶 对准 可移动地安装 打磨机构 人力成本 上下升降 输料组件 送料组件 推料机构 支撑钢管 钢管组 上凹槽 送料架 夹料 推入 打磨 平行 承接 同心 自动化 侧面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套接设备,它包括:送料组件;套接组件,所述套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料桶和所述第二料桶同一侧,它包括与所述送料架相平行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并使其同心对准的下凹槽台、与所述下凹槽台相配合且可上下升降的上凹槽台以及位于所述下凹槽台侧面用于将对准的第一钢管推入所述第二钢管内的推料机构;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套接组件的另一侧,它包括第二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用于支撑钢管组的一组支料架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料架外侧用于对所述钢管组两端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夹料输料组件。这样大幅提高了钢管套接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套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套接设备,用于将两根钢管进行套装的钢管复合套装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如在大型砼站、重型输送车臂架、商楼混凝土输送,以及电力、冶金、煤炭、矿山、水泥等行业物料输送等等场合中,广泛需要使用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抗热冲击性能、抗机械冲击性能、较高强度与韧性、可焊接性好的钢管。目前单一材质的钢管要达到上述要求很难实现,且会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然而如若能够将两种具有不同机械性能材质的钢管或者两种相同材质的钢管进行复合加工,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降低经济成本。具体地说,可采用具有高耐磨性能、高抗热冲击性能、较高强度的钢管作为内管衬芯,在其外部套装具有高韧性、高抗机械冲击性能、可焊接性好的钢管作为外管,再将套装好的两管做相应的复合加工。
专利号为201110029664.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将两种钢管进行复合套装的钢管复合套装机,其包括有带管槽的外管床身、外管自动上料装置、外管推挡小车、带管槽的内管床身、内管自动上料装置、内管推管小车及对中定位装置,外管床身与内管床身对向设置,两床身的管槽中心线一致,对中定位装置设置于两床身相邻的两个端头之问,对中定位装置包括有可沿两床身的管槽中心线所在的方向移动的定位套,外管自动上料装置与内管自动上料装置分别设置于外管床身与内管床身的旁侧,外管推挡小车和内管推管小车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床身和内管床身上。该钢管复合套装机操作、维护简便,工作效率高,省工省力。该钢管复合套装机结构简单,但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管套接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套接设备,它包括:
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用于盛放第一钢管的第一料桶、与所述第一料桶相邻设置用于盛放第二钢管的第二料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料桶和所述第二料桶内且可上下升降的送料架;
套接组件,所述套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料桶和所述第二料桶同一侧,它包括与所述送料架相平行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并使其同心对准的下凹槽台、与所述下凹槽台相配合且可上下升降的上凹槽台以及位于所述下凹槽台侧面用于将对准的第一钢管推入所述第二钢管内的推料机构;
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位于所述套接组件的另一侧,它包括第二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用于支撑钢管组的一组支料架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料架外侧用于对所述钢管组两端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
夹料输料组件,所述夹料输料组件设置于所述送料组件、所述套接组件和所述打磨组件的上方,它包括可上下升降且可水平移动的第一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两组第一夹取机构、一组第二夹取机构以及一组第三夹取机构;
所述钢管套接设备具有取料和放料两种状态,当其处于取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取机构与所述送料架相对应,所述第二夹取机构与所述下凹槽台相对应,所述第三夹取机构与所述支料架相对应;当其处于放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取机构与所述下凹槽台相对应,所述第二夹取机构与所述支料架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管送料及加工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