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7848.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飞;徐梦梦;郭祖强;周萌;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6 | 分类号: | F21S41/16;F21S41/255;F21S41/20;F21S45/48;F21V9/32;F21V29/85;G03B21/20;G03B21/16;F21Y115/30;F21W107/1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茶光路南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转换装置 光源系统 汽车照明装置 光提取效率 导热装置 散热装置 波长转换元件 表面全反射 光斑 发光性能 间隔设置 接触设置 热量聚集 散热模组 散热 白光 衰减 覆盖 | ||
1.一种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装置,散热模组和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会聚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光斑,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光斑,所述导热装置将所述光斑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导热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率大于5W/m·K,透光率为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大于等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采用蓝宝石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弧面和至少一个接触面,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贴设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采用折射率相近的材料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为半球形结构,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面和弧面的顶面,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激发光源位于所述半球结构的球心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面积为导热装置的底面面积的1/6-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通过高热导率的对可见光透明的粘结材料粘接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激发光源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装置的固定槽,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环绕波长转换装置设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和所述导热装置底面的圆心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中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相接触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远离所述激发光源设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的边缘相切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激发光源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用于会聚激发光第一收集透镜和位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远离所述激发光源的一侧用于会聚出射光的第二收集透镜。
16.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8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自适应前灯
- 下一篇:光学指示装置、车灯及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