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肌红蛋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4207.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邓盛元;崔宏达;郑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805 | 分类号: | C07K14/805;C07K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肌红蛋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肌红蛋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通过在pH=2.0的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变性导致卟啉分离制备脱辅基肌红蛋白,再通过pH=9.5的碱性条件下,脱辅基肌红蛋白复性与锌卟啉的结合制备重组蛋白。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制得的重组肌红蛋白对于肌红蛋白能够发出稳定的较强的荧光,其荧光强度要远远强于原肌红蛋白。利用重组肌红蛋白可以制备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重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组肌红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生物体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多糖、DNA等生物大分子参与了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在众多类型的蛋白质中,既有结构性(或机械性)蛋白质,如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中参与形成细胞内支撑网络以维持细胞外形的微管蛋白;也有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细胞黏附和细胞周期调控等的功能蛋白。
作为蛋白质的一类重要辅基,卟啉与蛋白质之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对于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理解卟啉的功能至为重要。卟啉与蛋白以单位点或多位点的结合作用可影响卟啉分子的存在形式,反过来也会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卟啉(Porphyrin)是在母体环卟吩(Porphine)上拥有取代基的一类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卟啉分子表面较大且具刚性,是自组装领域中分子砌块的重要类型之一,拥有电子缓冲性、光电磁性、光敏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光谱响应宽等特点。卟啉作为生物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对身体没有毒害作用,而且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卟啉,因此广泛应用于医学方面。无论是将卟啉掺杂还是引入蛋白质中,都可以利用能量转移来获得卟啉单元所发出的饱和红光进行医学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肌红蛋白在荧光条件下发光强度弱的问题,提供一种重组肌红蛋白的制备方法,将肌红蛋白进行脱辅基以及重组,提高肌红蛋白发光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重组肌红蛋白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脱辅基肌红蛋白:
4℃条件下,取肌红蛋白溶于水中,用HCl溶液调节pH至2.0,静置,然后将溶液用等量丁酮萃取,直至上层丁酮无色为止,取下层浅红色脱辅基肌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低温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得到脱辅基肌红蛋白溶液;
步骤2、制备重组肌红蛋白:
取锌卟啉Zn(II)(Deuteroporphyrin IX,C30H28N4O4Zn)溶于NaOH溶液中,缓慢搅拌下滴入脱辅基蛋白溶液中,并在冰浴中静置,然后用NaOH溶液将pH调至9.5,再用G25脱盐柱洗脱,得到重组肌红蛋白。
步骤1中,所述的离心速度为8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温度为4℃。
步骤1中,所述的透析步骤为先用4℃的5mmol/L NaHCO3透析两次,每次透析0.5h,透析两次,再用4℃的H2O透析两次,每次透析1h,最后用4℃的0.1mol/L的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透析1h。
步骤2中,所述的洗脱溶液为0.1mol/L的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
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制备过程对环境无毒无害;制得的重组肌红蛋白对于肌红蛋白能够发出稳定的较强的荧光,利用重组肌红蛋白可以制备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医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肌红蛋白与脱辅基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