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吊式搀扶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4730.X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白劲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劲实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棋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3 | 代理人: | 杨雪婷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搀扶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式搀扶机器人。该悬吊式搀扶机器人包括:吊顶装置和与所述吊顶装置连接的机器人主体;所述吊顶装置用于将所述机器人主体悬吊在屋顶上,使所述机器人主体悬浮于空中,所述吊顶装置至少提供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支撑,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与人体接触的搀扶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悬吊式搀扶机器人,在被搀扶人员出现不稳定或者失去平衡的情况下,避免了平衡稳定性问题的出现,且不占用地面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吊式搀扶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家庭或者看护方面的机器人,大多为站立式机器人。站立式的看护机器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稳定性的问题,为了让看护机器人能够稳定的工作,必须通过结构设计或者计算机控制来保证其不能倾倒。在实际应用中,被看护的人员一般都是在身体上存在一些问题的人,比如病人或者老人小孩等,这些人很容易出现不稳定或者失去平衡的情况,因此,导致机器人很容易出现倾倒情况,给看护机器人的设计造成很大难度。此外,站立式的看护机器人还存在占用地面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吊式搀扶机器人,以避免出现平衡稳定性问题,且不占用地面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式搀扶机器人,包括:吊顶装置和与所述吊顶装置连接的机器人主体;所述吊顶装置用于将所述机器人主体悬吊在屋顶上,使所述机器人主体悬浮于空中,所述吊顶装置至少提供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支撑,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与人体接触的搀扶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悬吊式搀扶机器人,通过吊顶装置将机器人主体悬吊在屋顶上且悬浮于空中,吊顶装置至少提供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支撑,在被搀扶人员出现不稳定或者失去平衡的情况下,避免出现平衡稳定性问题,且不占用地面空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悬吊式搀扶机器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搀扶组件采用L形叉车形结构的悬吊式搀扶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3为被搀扶人员正常缓慢移动时悬吊式搀扶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4为被搀扶人员站不稳或出现摔倒情况时悬吊式搀扶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5为采用可移动的吊梁结构的屋顶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由4根刚性杆组成的连接体连接在机器人主体的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段结构的刚性连接体的两端及刚性连接体分段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吊顶装置、2-机器人主体、11-屋顶固定结构、111-导轨、112-横梁、113-连接部、12-连接体、121-刚性连接体、122-刚性连接体分段、3-屋顶、4-搀扶组件、5-被搀扶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劲实,未经白劲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