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蕉类假茎果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6534.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劲松;谭海生;张桂和;郗恩光;张万昌;崔坤鹏;鞠雪莉;李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蕉类假茎 果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蕉类假茎果脯,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脯的制备原料包括芭蕉属植物假茎和糖,所述果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芭蕉属植物假茎,经去皮、切片、预护色进行预处理,然后经灭酶、硬化、纤维素酶处理,再进行渗透脱水、糖煮处理,最后糖制,获得蕉类假茎果脯;所述预处理具体操作为:将芭蕉属植物假茎剥去外皮,切成薄蕉片,将切好的蕉片立即放入1%-2% w/wNaHSO3溶液浸泡5-10 min,进行预护色处理;所述灭酶操作为将预处理后的蕉片放入95~100 ℃护色液中,所述护色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0.1%-0.4%柠檬酸、0.05%-0.2%维生素C和0.05%-0.2% NaHSO3,保持2-5 min,进行灭酶处理;所述纤维素酶处理操作为将已硬化并水洗后的蕉片置于0.5%-1.5% w/w纤维素酶溶液中酶解2-4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脯含糖量为4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化具体操作为:将灭酶处理后的蕉片放入0.5%-1.5% w/w CaCl2溶液中,浸泡2-4h,后水洗;所述渗透脱水具体操作为:将纤维素酶处理后的蕉片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滤干水分;将蕉片浸于0.8%~1.2 %w/w NaCl和25%~35%w/w白砂糖混合溶液中,浸泡4-5 h,所述蕉片与混合溶液质量比为1∶(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煮具体操作为:将渗透脱水后的蕉片投入95~105 ℃混合糖液中,所述混合糖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35%~45%白砂糖、4%~6%葡萄糖和0.2%~0.4%柠檬酸,煮5~15 min后,加入混合糖液总质量0.5%-0.7%CMC-Na,混匀,待冷却至45~55 ℃,加入0.08~0.12%w/w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得含蕉片的混合糖浆。
5.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制采用真空渗透法或常压糖制法,所述真空渗透法具体操作为将糖煮后含蕉片的混合糖浆,置于0.08~1.00 MPa真空度、30~40 ℃条件下,渗糖1.0~1.5 h,然后缓慢解除真空,解除真空后继续浸渍2.5~3.5 h;所述常压糖制法的具体操作为将糖煮后含蕉片的混合糖浆,放置40~55 ℃干燥箱,进行糖渍18~30 h;再加糖使糖液质量浓度为50%~60%,将其进行熬煮,再进行糖渍18~30 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具体操作为:以水冲洗蕉片表面多余糖液,滤干水分,送入干燥箱中,先于70-80 ℃干燥4-6 h,再于65-70 ℃继续干燥16-18 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蕉类假茎果脯,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属植物为香蕉和芭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5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角瓜果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糖核桃软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