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的拉伸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737.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成;魏民;申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薄膜 固定组件 拉伸装置 移动组件 褶皱 太阳能电池技术 固定板连接 单独移动 固定薄膜 精准定位 拉伸薄膜 两端固定 相对设置 整个面 驱动 拉伸 粘贴 平整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的拉伸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分别用于固定薄膜的两端,移动组件与第一固定板和/或第二固定板连接,以驱动第一固定板和/或第二固定板移动,从而拉伸薄膜。本发明薄膜的拉伸装置通过固定组件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薄膜的两端固定住后,再通过移动组件驱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共同或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单独移动,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作相对彼此远离的运动,实现薄膜的拉伸,最终使薄膜整个面平整没有褶皱,方便其精准定位,解决了粘贴后的褶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的拉伸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将薄膜粘贴在一个具有一定硬度的框架上进行运输及后续加工,由于薄膜比较软,需要进行拉伸使薄膜整个表面平整后才能精准定位,然后再和框架粘贴。目前,该领域薄膜在和框架粘贴前没有进行拉伸,粘贴后薄膜有褶皱,而且存在薄膜拉伸前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薄膜在与框架粘贴后存在褶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的拉伸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分别用于固定薄膜的两端,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移动,从而拉伸所述薄膜。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以将所述薄膜的两端分别压紧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将所述薄膜的两端分别压紧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包括第一转轴驱动器和第二转轴驱动器,所述第一转轴驱动器与所述第一压板的转轴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压板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转轴驱动器与所述第二压板的转轴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压板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真空吸附孔。
其中,还包括真空发生装置,所述真空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将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推动元件和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薄膜的拉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推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导轨相背移动。
其中,所述推动元件包括伺服电机和丝杠螺母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螺母组件连接,所述丝杠螺母组件通过推动块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其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丝杠螺母组件通过丝杠支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薄膜的拉伸程度并将检测信号传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移动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膜的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薄膜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