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车座椅试验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5179.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樊广秋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车座 试验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商用车座椅试验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1),所述工作台面(1)上设有工业六轴机器人(2),所述工业六轴机器人(2)的前端设有调节角度机构(3),所述调节角度机构(3)上设有试验用背部模型(4)或试验用臀部模型(6);还包括测试座椅(5),所述试验用背部模型(4)设置在测试座椅(5)的靠背位置,所述试验用臀部模型(6)设置在测试座椅(5)的坐垫位置。
2.商用车座椅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疲劳耐久试验测试,座椅坐垫疲劳耐久试验测试和座椅坐垫磨损试验测试;
所述座椅靠背疲劳耐久试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该工作台面(1)上的工业六轴机器人(2)进程初始化模拟量偏差;
步骤二、输入轨迹给定参数;
步骤三、设置工业六轴机器人(2)初始化;
步骤四、根据工业六轴机器人(2)的初始位置规划运动轨迹,按设计基准位置,将试验用背部模型(4)通过调节角度机构(3),安装在工业六轴机器人(2)上,使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处于最大调节位置,确定就坐参考点,并进行调试;
步骤五、固定测试座椅(5)调节关节空间、手臂末端、力/力矩驱动、调节角度机构(3);
步骤六、垂直工作台面(1)加载,加载频率0.5-0.6Hz,要在系统的共振频率以下,如测试异常设备报警,并停止试验;
步骤七、在座椅靠背上横梁的中心位置,反复施加载荷120-430N,试验过程中达不到规定值则重复步骤六;
步骤八、达到所规定的2.8×10
步骤九、试验结束后,观察座椅靠背、骨架有无损坏,记录试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座椅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坐垫疲劳耐久试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该工作台面(1)上的工业六轴机器人(2)进程初始化模拟量偏差;
步骤二、输入轨迹给定参数;
步骤三、设置工业六轴机器人(2)初始化;
步骤四、根据工业六轴机器人(2)的初始位置规划运动轨迹,按设计基准位置,将座椅试验用臀部模型(6)通过调节角度机构(3),安装在工业六轴机器人(2)上,在测试座椅(5)坐垫上方的参考点,并进行调试;
步骤五、固定测试座椅(5)调节关节空间、手臂末端、力/力矩驱动、调节角度机构(3);
步骤六、垂直工作台面(1)加载,加载频率0.5-0.6Hz,要在系统的共振频率以下,如测试异常设备报警,并停止试验;
步骤七、达到加载力,施加垂直向下的局部脉冲载荷330-980N,试验过程中达不到规定值则重复步骤六;
步骤八、达到所规定的3×10
步骤九、试验结束后,观察座椅坐垫、骨架有无损坏,记录试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座椅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坐垫磨损试验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该工作台面(1)上的工业六轴机器人(2)进程初始化模拟量偏差;
步骤二、输入轨迹给定参数;
步骤三、设置工业六轴机器人(2)初始化;
步骤四、根据工业六轴机器人(2)的初始位置规划运动轨迹,按设计基准位置,将座椅试验用臀部模型(6)通过调节角度机构(3),安装在工业六轴机器人(2)上,在测试座椅(5)坐垫上方的参考点,并进行调试;
步骤五、固定测试座椅(5)调节关节空间、手臂末端、力/力矩驱动、调节角度机构(3);
步骤六、座椅固定在工作台面(1)上,便于试验用臀部模型能从纵向和横向都可以位于座椅坐垫中心上方,加载频率0.1-0.2Hz,要在系统的共振频率以下,如测试异常设备报警,并停止试验;
步骤七、施加载荷0-900N,试验用臀部模型往边缘移动200-225mm,然后抬升返回起始点,试验过程中达不到规定值则重复步骤六;
步骤八、每循环10000次停止运转后详细检查,观察针织面料是否丝线断裂,绒面织物是否纤维线断裂,皮革类是否保持原有特征,表面不得出现破损;
达到规定循环次数1×10
步骤九、试验结束后,察针织面料是否丝线断裂,绒面织物是否纤维线断裂,皮革类是否保持原有特征,表面不得出现破损,记录试验数据,通过工业六轴机器人设置试验载荷和试验位移的保护,若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座椅试验的机器人可以暂停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1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三液位油水自动分离设备
- 下一篇:侧门限位器支架防尘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