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158.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赖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保山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A23L33/00;A23L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藻 蜜制茶膏 制备 方法 | ||
1.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组分计选取新鲜茶叶80~100份、桑叶22~30份、金银花15~20份、菊花15~20份和三七花10~15份放在通风处干燥4h~8h后,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送入揉捻机,揉捻20min~30min,再加入10~15重量份的陈皮提取物,进行复揉,得到揉捻物;
S2、向所述揉捻物中添加15~20重量份的发酵液和10~15重量份的螺旋藻,混合均匀后置于簸箕上,并摊放成厚度为25cm~35cm的茶堆,再将所述簸箕置于温度为35℃~40℃、湿度为70%~80%下发酵2h~6h后,升温至55℃~60℃继续发酵2h~4h,然后降温至38℃~42℃,静置2h,得发酵物,将所述发酵物置于45℃~60℃下干燥30min~60min,得干燥物;
S3、将所述干燥物移入炭焙室,置于烘笼中摊放成35cm~40cm的厚度,于40℃~50℃下炭焙2h~4h后,取出置于室温下摊开成厚度为5cm~8cm的小摊进行摊干,得摊干物,将所述摊干物放置在烘笼中,置于50℃~60℃下炭焙8h~10h,得炭焙物;
S4、将所述炭焙物研磨后过60目~80目筛,加入20~35重量份的蜂蜜浆,混合均匀后置于85℃~100℃下熬制成膏状,冷却后置于400MHz下微波处理30min后,得螺旋藻蜜制茶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Q1、按重量组份计选取糯米20~30份、玉米粒15~20份、冬瓜籽20~30份、薏米15~20份,清洗干净后,加水浸泡2h~4h,得软化料,取出所述软化料研磨成浆,得第一浆料;
Q2、向所述第一浆料中加入200~400重量份的水后,置于80℃~100℃下蒸煮40min~60min,再冷却,得第二浆料,将20~30重量份的桂圆、10~15重量份的菊花和10~20重量份的枸杞加入所述第二浆料中搅拌均匀后,再置于25℃~30℃、相对湿度为60%~70%下发酵4d~6d,得第三浆料;
Q3,将所述第三浆料冷却后,置于2℃~4℃、相对湿度为70%~80%下放置2d~4d,再置于25℃~30℃、相对湿度为60%~70%下发酵5d~7d,过滤,取滤下物得发酵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陈皮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将陈皮切碎后,置于200MHz~400MHz下微波处理100s~140s后进入粉碎机,粉碎后过50目筛,得陈皮粉料,将所述陈皮粉料用脱脂棉包裹放入索氏提取器内,以无水乙醇作为萃取液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保持80℃下回流提取4h,回流结束后取出圆底烧瓶中的萃取液,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于50℃~60℃下抽滤4h得陈皮提取物,其中,陈皮粉料与萃取液质量比为1: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浆的制备方法为:取80~120重量份的新鲜蜂蜜加入100~120重量份的质量分数为0.9%食盐水中并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60r/min~80r/min,过滤,得滤下物,将滤下物置于10℃~15℃下静置20min~30min分层,萃取下层液,得蜂蜜粗液,向所述蜂蜜粗液中加入10~25重量份的川贝和20~30重量份的梨后,置于50℃~65℃下熬制成稠状物即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笼为底部直径为60cm~80cm,高为60cm~80cm的圆桶,所述烘笼置于炭焙室内的火盆上方,所述火盆内由下至上依次放置燃烧的碎炭层、燃烧的炭块层和灰烬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在送入揉捻机前要进行杀青,所述杀青在杀青机内进行,温度控制在150℃~180℃,时间为10min~2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藻蜜制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堆上覆盖有拧干至不滴水的棉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保山,未经赖保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1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气片连接装配机构
- 下一篇:凸轮轴信号轮自动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