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668.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智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智汇(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48 | 分类号: | A21D13/48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饼干主体 可食用餐具 防水膜层 增味剂 餐具 新材料技术领域 应用前景广阔 一次性餐具 一次性筷子 表面覆盖 表面形成 健康安全 塑料水杯 天然果蔬 原料加水 制作工艺 高粱粉 可食用 塑料勺 塑料碗 重量份 餐盘 熟制 淀粉 米粉 压制 鸡蛋 面粉 纤维 塑料 环保 | ||
1.一种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餐具状的饼干主体,所述饼干主体的表面覆盖有可食用的防水膜层;
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饼干主体的原料包括:
面粉20~30份、高粱粉10~15份、米粉5~8份、淀粉5~8份、鸡蛋6~12份、增味剂0~4份,所述增味剂为天然果蔬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饼干主体的原料还包括:葡萄糖浆5~10份,麦芽糖浆5~10份,海藻糖或白砂糖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味剂选自圣女果酱或番茄酱、蓝莓酱、绿茶粉或紫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饼干主体的原料包括:
面粉24份、高粱粉12份、米粉6份、淀粉6份、鸡蛋9份、增味剂1~2份、葡萄糖浆5~10份,麦芽糖浆5~10份,海藻糖或白砂糖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饼干主体的原料还包括营养改良剂,所述营养改良剂包括食用菌纤维、食用藻、乳矿物盐、透明质酸钠、辣木叶以及木耳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食用餐具,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改良剂包括0.5~1份食用菌纤维、0.5~1份食用藻、0.1~0.5乳矿物盐、0.4~0.8份透明质酸钠、0.3~0.7份辣木叶以及木耳菜1~2份。
7.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将所述饼干主体的原料加水混合,得到浆料;
S2,将所述浆料放入压制模具成型,得到成型品,所述压制模具包括上压模和下压模,所述上压模和所述下压模之间具有餐具餐具状的模腔;
S3,对所述成型品进行烘烤熟制得到饼干主体,熟制温度为160~220℃,熟制时间为20~60min;
S4,在所述饼干主体的表面形成可食用的所述防水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饼干主体的表面形成可食用的所述防水膜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饼干主体全部或部分浸没在防水膜液中,浸泡3~5min,然后在70~90℃条件下干燥30~5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玉米醇溶蛋白溶解于乙醇水溶液,加入转谷氨酰胺酶和谷胱甘肽,加热到40~60℃反应10~20min后,升温到80~90℃反应2~4min得到第一溶液;
在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秋葵提取液和质量分数为0.5~1%的食用甘油,混合得到所述防水膜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中,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分数为8~10%,所述玉米醇溶蛋白、所述转谷氨酰胺酶和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比为1:0.02~0.03:0.005~0.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智汇(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众智汇(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6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玫瑰茄华夫饼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婴儿磨牙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