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2766.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牛晨;范学文;谢瑶;刘小伟;路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黎艳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体重 食品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用于代替正餐食用,所述第二组合物用于与正餐搭配食用。所述第一组合物由浓缩牛奶蛋白、谷物粉、大豆分离蛋白、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粉、低聚半乳糖、魔芋粉、抗性糊精、食品用香精和第一代糖甜味剂组成。所述第二组合物由白芸豆提取物、绿咖啡豆、抗性糊精、天然果粉和第二代糖甜味剂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食品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组合物,对于体重、腰围和BMI值的控制和管理具有显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男性和七分之一的女性属于肥胖人群,并且这一情况还将继续恶化,据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肥胖人群比例将升高至五分之一。
目前,通过食用代餐粉来减肥和进行体重控制的方法由于没有副作用而成为一种理想的减肥方式,但是,目前的代餐粉对于体重特别是腰围的控制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肥效果好且安全无副作用的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用于代替正餐食用,所述第二组合物用于与正餐搭配食用;所述第一组合物由20~40wt%的浓缩牛奶蛋白、20~40wt%的谷物粉、10~20wt%的大豆分离蛋白、5~15wt%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2~6wt%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粉、2~4wt%的低聚半乳糖、1~3wt%的魔芋粉、3~8wt%的抗性糊精、0~0.8wt%的食品用香精和0~0.04wt%的第一代糖甜味剂组成;所述第二组合物由10wt%~15wt%的白芸豆提取物、8wt%~12wt%的绿咖啡豆、25wt%~35wt%的抗性糊精、20wt%~30wt%的天然果粉、20wt%~30wt%的第二代糖甜味剂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谷物粉为所述谷物粉为大米、大豆、大麦芽、燕麦和糙米通过磨浆及喷雾干燥等工艺加工获得的混合谷物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牛奶蛋白和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8: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粉由麦芽糊精、碳酸镁、维生素C、乳酸亚铁、维生素E、硫酸锌、烟酰胺、维生素A醋酸酯、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3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代糖甜味剂为甜菊糖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果粉为柠檬粉和葡萄柚粉,所述第二代糖甜味剂为异麦芽酮糖醇和甜菊糖苷。
一种上述控制体重的食品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在一天内,使用所述第一组合物代替一次或两次正餐;以及剩余正餐搭配所述第二组合物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代替每次正餐的所述第一组合物的量为25g~40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物在所述剩余正餐餐前半小时内、餐后半小时内或随餐食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每次所述剩余正餐搭配的所述第二食品组合物的量为3g~5g。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组合物,通过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进行合理地搭配,不仅能够补充人体一餐所需要摄入的能量和营养需求,而且能够延长饱腹感,不会造成脂肪的堆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组合物,可以降低淀粉类食物的热量吸收和升糖指数,有助于降低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释放。本发明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组合物代替正餐食用,使用所述第二组合物搭配正餐食用,在所述第一组合物和所述第二组合物协同作用下,减肥效果好,特别是对于中心性肥胖人群具有很好的效果,也适用于普通人群的体重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