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164.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丹妮 |
主分类号: | A23L21/12 | 分类号: | A23L21/12;A23L33/22;A23L25/00;A23L21/2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风味 果冻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木糖醇、亚麻籽、凉粉籽、柠檬酸、卡拉胶、琼脂、明胶和魔芋粉粉碎后得到初级混合粉末;溶于水中,加热,冷却,凝结为胶状产物;将胶状产物冷冻冷藏;将胶状产物加热熔化,加入膳食纤维,降温重新凝结,得到透明凝胶;取果蔬混合物,蒸制,捣烂为泥,密封黑暗发酵,加入蜂胶液,之后蒸制,干燥,得到果蔬粉;将透明凝胶冷冻冷藏,然后将透明凝胶加热熔化,加入果蔬粉,得到混合凝胶;干燥,得到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本发明的果冻粉糖分含量少,热量低,本发明的代餐果冻粉饱腹感强,有效提高用户饱腹感,且能迅速减肥,还能提供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并具有发酵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餐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有效提高用户饱腹感,且能迅速减肥的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冻是一种西方甜食,呈半固体状,由食用明胶加水、糖、果汁制成。亦称啫喱,外观晶莹,色泽鲜艳,口感软滑。果冻完全依靠明胶的凝胶作用凝固而成。果冻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主要营养成分少量维生素,糖类,少量矿物质等,其主要食用功效为减肥,增加饱腹感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然而对于老人和小孩需要慎重食用,以免发生噎住现象。但是,过多食用果冻会影响人体对于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等,而且,还会导致摄入过多的糖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代餐类食品多为营养素类和果蔬纤维类,由于食用后,于两餐之间的时间容易发生饥饿,因此,提供一种不易产生饥饿感的代餐食品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其能有效提高用户饱腹感,且能迅速减肥,还能提供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并具有发酵风味。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重量份数计,取木糖醇50~60份、亚麻籽10-20份、凉粉籽1~10份、柠檬酸 3~18份、卡拉胶10~20份、琼脂10~20份、明胶1~2份和魔芋粉3~7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初级混合粉末;
(2)将所述初级混合粉末溶于1000份水中,并加热至80~85℃,自然冷却,至所述初级混合粉末凝结为胶状产物;
(3)将所述胶状产物于-30~-20℃下冷冻12~20h,之后于0~4℃冷藏2~4h,之后除去胶状产物中析出的水分;
(4)将所述胶状产物加热至90℃以上,所述胶状产物熔化,然后再向其中加入膳食纤维,最后于温度90~100℃下继续加热10~20min,然后以降温速率20~30℃/min的速度降温至30℃以下,上述熔化的产物重新凝结,得到透明凝胶,除去该透明凝胶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6)将所述透明凝胶于温度-20~10℃下冷冻4~5h,于0~4℃冷藏2~4h,除去胶状产物中析出的水分,然后将所述透明凝胶加热至100℃以上,使其熔化,再向其中加入果蔬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凝胶;
(7)将所述混合凝胶干燥,得到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
其中,步骤(2)中,加热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rpm;步骤(4)中,加热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5rpm,降温时也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40rpm;步骤(5)中将发酵物与蜂胶液混合时,首先以搅拌速度10rpm搅拌10min,停止2min,之后再以搅拌速度 30rpm搅拌10min,停止2min,然后以搅拌速度40rpm搅拌10min,停止2min,最后以搅拌速度50rpm搅拌20min,之后进行所述蒸制。
优选的是,所述的发酵风味的代餐果冻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5)中,所述果蔬混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椰子3~5份、苹果3~5份、芒果3~5份、樱桃1~3份和榴莲 2~4份,所述蒸制为隔水蒸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丹妮,未经杨丹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