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和沉降变形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044.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李安洪;余雷;肖朝乾;曾永红;吴沛沛;陈伟志;胡会星;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臂 高速铁路路基 钢筋混凝土 箱型框架 支撑梁 节段 长度方向间隔 变形 路基 沉降变形 定位槽口 可调的 底板 变形控制 顶部结构 连续设置 无砟轨道 结构体 伸缩缝 上端 高速铁路 固结 施工 地基 修复 修建 铁路 | ||
1.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地基(A),其特征是:所述地基(A)上沿线路方向连续设置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相邻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的端面之间设置伸缩缝(20);各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包括由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和底板(11)构成的U型断面结构体,以及由顶板(14)和调整支撑梁(15)构成的顶部结构体,调整支撑梁(15)沿顶板(1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固结于其底面上;所述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定位槽口,各调整支撑梁(15)的两端座落于对应的定位槽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槽口的底面对调整支撑梁(15)的底面形成面接触支撑,左侧立臂墙(12)和右侧立臂墙(13)的顶面对顶板(14)的底面形成面接触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整支撑梁(15)上于定位槽口的内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向凸台(151),导向凸台(151)的外侧壁与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的内侧壁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整支撑梁(15)设置间距为10-15m,其厚度不小于0.8m,宽度不小于0.5m,导向凸台(151)的高度不小于0.3m。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整平地基(A);
②浇筑各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按如下顺序进行:
2.1、浇筑底板(11)钢筋混凝土,并在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对应位置预留其主钢筋,主钢筋预留长度不小于1.5m,并满足钢筋接头要求;
2.2、在底板(11)混凝土初凝前,施工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钢筋混凝土,并在其上端形成各定位槽口;
2.3、在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上对应的定位槽口位置施工调整支撑梁(15),调整支撑梁(15)内预埋露出其顶面0.3-0.5m的连接钢筋;
2.4施工顶板(14)钢筋混凝土,顶板(14)钢筋与其下调整支撑梁(15)的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③于相邻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的端面之间填塞沥青木板或粘结剂,完成伸缩缝(20)的施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①中,地面存在坡度时将地基(A)按台阶型整平,使各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节段的顶板(14)处于同一平面高程。
7.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沉降变形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确定顶板(14)抬升范围和抬升高度;
②在抬升范围内于底板(11)上布设液压千斤顶(30),各液压千斤顶(30)立臂上端与对应的调整支撑梁(15)紧密接触;
③启动液压千斤顶(30),缓慢抬高调整支撑梁(15);
④顶板(14)升高至抬升高度,保持液压千斤顶(30)压力值,在调整支撑梁(15)与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定位槽口之间设置增高垫块,在左侧立臂墙(12)、右侧立臂墙(13)顶面与顶板(4)底面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增高垫块;
⑤收回液压千斤顶(30)立臂,完成沉降变形调整施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变形可调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沉降变形调整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③中,调整支撑梁(15)的抬升速度不高于0.05m/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0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板及垫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路柔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