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铸装置及浇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5628.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加特纳;沃纳·休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贝尔性能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15/00;B22D1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铸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浇铸包含外部底切的金属组件的装置,其包含:
基座主体(3),其具有第一末端部分(12)及圆周侧壁(13),其中该圆周侧壁(13)具有楔形内部表面(16),该楔形内部表面在朝向该第一末端部分(12)之方向上楔形化;
第一模零件(4),其可插入至该基座主体(3)中且形成用于待浇铸之组件(8)的第一模制表面(23);
多个侧模零件(5),其可插入至该基座主体(3)中,其中该等侧模零件(5)在已插入状态下相抵于该基座主体(3)之该圆周侧壁(13)径向地受支撑且形成包含用于待浇铸之该组件(8)之内部模制表面(18)的模环(17);
第二模零件(6),其可移动至藉由该等侧模零件(5)形成之该模环(17)中直至用于浇铸之浇铸位置且形成用于待浇铸之该组件(8)之第二模制表面(36),该装置之特征在于,在该等侧模零件(5)已插入至该基座主体(3)中之该状态下,该第二模零件(6)可相对于该等侧模零件(5)轴向地移动,且相对于该第一模零件(4)以完全无接触方式配置于该浇铸位置中。
2.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轴向方向(R1、R2)上移动该第二模零件(6)之操作装置(37),其中该第二模零件(6)可在朝向该第一模零件(4)之方向上移动超过该浇铸位置,以便将压力施加至待浇铸之该组件(8)。
3.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楔形模制表面(22)之模具端环(20),该楔形模制表面在朝向该第一末端部分(12)之方向上楔形化,其中该模具端环(20)附接至该基座主体(3)。
4.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侧模零件(5)具有外部接触表面(19),该等外部接触表面与该基座主体(3)之该楔形内部表面(16)相互作用,以使得该等侧模零件(5)回应于至该基座主体(3)中之轴向插入移动(R1)而朝向彼此径向地向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3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端环(20)牢固地连接至该基座主体(3)或该第一模零件(4)。
6.如权利要求3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等侧模零件(5)形成之该模环(17)的该内部模制表面(18)及该模具端环(20)之该楔形模制表面(22)的一部分区段,其轴向地连接至彼此且一起形成用于待浇铸之该组件(8)的模具空腔(7)之侧壁。
7.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等侧模零件(5)之该已插入状态下,一间隙形成于该等侧模零件(5)之下部环状边缘(21)与该第一模零件(4)之该第一模制表面(23)之间,该间隙形成待填充之模具空腔(7)之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侧模零件(5)各自紧固至一各别载体元件(26),其中该等载体元件(26)可联合地轴向移动以用于将该等侧模零件(5)插入至该基座主体(3)中。
9.如权利要求1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力施加单元(25)经设置以用于在该已插入状态下将压力轴向地施加至该等侧模零件(5)。
10.如权利要求8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该等侧模零件(5)及该等载体元件(26)经设置,其中该等载体元件(26)相对于固持板(27)以径向可移位方式固持。
11.如权利要求10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斜面总成(32)经设置,该至少一个斜面总成经组态以将开放方向(R1)上之轴向移动转换成该等载体元件(26)远离彼此之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贝尔性能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慕贝尔性能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6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压铸造机与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砂负压空腔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