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舰船推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757.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耿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财 |
主分类号: | B63H11/08 | 分类号: | B63H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舰船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项目为舰船推进系统的终端装置,同时对舰船后头的翘头、转向舵板也改变成与前头的相同。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扇叶形舰船推进器在探头轴上,而且旋转直径大、重量大、提速慢、功率消耗大、航速低、超越舰船底板多、易搁浅、对航道水深要求值高。
2.该扇叶形的不可双向行驶和急刹车,避免不了撞船。
3.该扇叶形的轮毂也较大,轮毂附近的轮辐工作斜面无法加大,部分被舰船尾部所挡,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扇叶形的运转对水生物的绞杀也大。
4.扇叶形推进器只是结构简单,功率消耗大,起航速度也慢,为无奈之举。
5.历经200多年的使用、研发已无潜力可挖、上述缺陷无法克服。
发明内容
1.综上所述,为全面攻克上述弊端,特提供一种螺旋轴片式舰船推进器,该推进器安装在船体前、后翘头、舵板相同,每侧可纵向排列1-3组(2段为一组),见示意图,两侧位置对称、数量相同、在舰船底板以上至吃水深度之间,可最大极限地浅吃水航行、轻易不会搁浅。
2.该螺旋轴片式推进器为每一侧均可正、反转的,因而可双向行驶或急刹车,避免撞船。
3.该推进器尚可替代转向,一侧的正转、另一侧反转即可原地360°转向,机动性强,还可最大程度保护水生物被绞杀。
4.该推进器旋转直径小、功率消耗低,推进功效大,特别是其中部纵向长度可套装1/2的水流助推罩、可极大地加大后喷水流的反冲力、双效合一地加大推进功效的发挥和利用。
5.每一侧可安装1-3组不同导程、直径、圈数、头数的推进器,可满足各类吨位、航速的要求及与各类高、中、低速发动机的适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舰船推进装置侧视示意图;
部件编号:(1)为推进叶片,每组2段正、反旋向的,(2)变速箱输出轴,(3)与输出轴锥度齿轮(5)啮合传动的(3)和(4),(6)两头的转向舵板(方向相反),(7)锥度齿轮箱,(8)、(9)、(10)为3个锥度齿轮后部的3组锥度轴承,(11)为2段推进叶片中部1/2长度的水流助推罩,(12)为推进轴叶片末端的支架,(13)、(14)支架孔中的2组锥度轴承,(15)、(16)锥度轴承后部的轴向推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该螺旋轴片式推进器安装在船体前后翘头及转向舵板相同的舰船2侧底板以上至吃水深度之间,每侧帮外可纵向排列1-3组(一组为2段叶片旋向不同的)位置对称、数量相同的推进器。
2.本推进系统由发动机、离合器、正、反转的变速箱及所传动的推进器组成,其变速箱输出轴横向穿过船帮,外端头上的锥度齿轮(5)与齿轮箱(7)内的(3)和(4)同步啮合传动,每组(2段推进叶片旋向不同)推进器锥度齿轮的后部均有一组锥度轴承(8)(9)(10)支撑旋转,2段轴片的外端头上也有各一组的锥度轴承(13)、(14)其后部还有各一套轴向推力轴承(15)、(16),以抵消锥齿轮及叶片运转产生的轴向推力,并降低轴承过载的功率消耗和磨损,见权利要求书及示意图。
3.该2段轴片末端头上设支架(12)紧固在帮外上,此支架为双向流线形的,以降低航行水流阻力(即所有帮外部件均应为双向流线形的)。
4. 2段推进轴片的中部套装纵向长度1/2的水流助推罩,可高效加大后喷水流的反冲力、双效合一地发挥推进功效,该助推罩(11)的纵向长度仅占轴片长度的1/2也是为了降低水流对支架(12)及齿轮箱(7)的喷射力度。
5.该助推罩是直接紧固在船帮外的,齿轮箱(7)和2端头支架(12)也应随之加减与船帮的尺寸。确保安装稳固、强度可靠、不颤动、噪声小,运转持久,维修、保养率低。
6.每一组推进器的外侧均应设纵向条状的防护架,也可降低对水生物的绞杀。
7.本项目的操纵可采用电动、气动、机动、液动、遥控、手动之2种。
8.变速箱也要采用锥度轴承,其输出轴的锥度齿轮齿数要少于2段推进轴片的1/2以上,以增大传动功效的发挥。
9.所用的齿轮模数要大,确保大扭力传动的强度、耐用度,特别是轴承,宜采用优质进口、最次也要哈、瓦、洛的(含优质的润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财,未经耿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