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991.X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袁茂银;苏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H02J7/35;H02J9/0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张超宇;冯子玲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充电单元 充电组件 储能单元 清洁能源 电动车 充电系统 充电模式 储能模块 独立充电 组网 市电 通讯连接 储存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清洁能源单元、储能单元和充电单元,充电单元分别与市电、清洁能源单元和储能单元相连,用于接收电能并对电动车充电;储能单元分别与市电和清洁能源单元相连,用于接收电能并储存;控制单元与清洁能源单元、储能单元和充电单元相连,用于控制各单元的电能流动;充电单元包括一个以上充电组件和储能模块,各充电组件通讯连接,各储能模块相互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独立充电模式和组网充电模式,在独立充电模式时,单个充电组件给单个负载充电;在组网充电模式,多个充电组件共同给单个负载充电。本发明的充电系统及方法均具有适用于不同大小负载、提高充电精度等优点。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号201710840791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改善,作为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电动车,有轻便、环保、经济等很多其它交通工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同时随着中国城市路建、路况的日新完善,效率更好经济实用的电动车代替传统自行车或者汽车也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市场需求趋势。而在当下,正开始走向成熟成形的电动车行业,其投资规模可大可小,投资链条可长可短,其生产及配套、区域经销、店面销售、售后有偿服务等,均呈现出极高的市场价值,电动车因其充电过程的漫长,每次出行都需要估算电池充电容量与行驶路程,经常因电池容量不足而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故作为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后勤措施,电动车充电站已有代替汽车加油站成为城市内主要基础设施的趋势。
据了解,充电站基本结构由初级一次侧充电机(为再生储能蓄电池充电)、储能蓄电池、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为电动车充电)、再生蓄电池检修机、计费控制系统,线缆配电系统和机房组成。此外,充电站的工作原理为:平时(夜间优先)电网电力通过初级一次侧充电机向再生蓄电池进行储能充电,由于储能充电时没有时间要求,因而可用小电流慢速充电,充电电流可根据蓄电池电量自动安排充电时间,最大程度的使用夜间低谷电力。当需要为电动车充电时,根据电动车的允许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通过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向电动车进行快速充电,由于充电过程是从储能蓄电池向电动车“倒压”,而不是直接取自电网,因而对电网没有任何干扰(如果直接从电网高功率取电,会严重干扰电网,不仅影响其它用户,而且威胁电网设备)。充电站可安装于公共停电场、大型购物中心、可停车的路边地、高速路服务区、居住小区、单位、写字楼等任意允许供电的地点。但是以上充电系统仅仅考虑的为电动车进行快速充电,而在电网负载较大时易导致电动车充电时供电不足,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电网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不同充电负载,提高充电精度的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并相应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清洁能源单元、储能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分别与市电、清洁能源单元和储能单元相连,用于接收市电、清洁能源单元和储能单元的电能并向电动车进行充电;所述储能单元分别与市电和清洁能源单元相连,用于接收市电和清洁能源单元的电能进行储存;所述控制单元与清洁能源单元、储能单元和充电单元均相连,用于控制各单元之间的电能流动;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一个以上充电组件和储能模块,各充电组件之间通讯连接,各储能模块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充电桩,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充电桩相连,用于控制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