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浮式港口安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6217.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财;薛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汇洋船务工程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B63B35/44;B63B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5 | 代理人: | 杨洋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浮 港口 安全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浮式港口安全门,包括相对的两个港口堤坝,每个港口堤坝上均设置一个岸侧导向轮,两个岸侧导向轮之间穿有一根缆绳,缆绳的端部均绕过岸侧导向轮后垂直向下,且缆绳的两端均连接至少一块配重块;位于两个岸侧导向轮之间的缆绳上穿接有能够将缆绳浮于水面上的多个浮体;沉浮式港口安全门还包括至少两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绞车、水下导向轮以及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绞车,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水下导向轮后系于缆绳或者浮体上;两组牵引装置的牵引绳系在缆绳或者浮体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船只的宽度;通过绞车收回牵引绳能够将缆绳置于水下保证船只通过。本发明能够开门和关门实现港口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可在水面和水下沉浮的浮体构件组成的港口安全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大小小的船只都是驻泊在港口内,然而国内港口绝大多数其入口并没有安全防护装置,都是敞开的,因此停靠在港口内的舰船就容易受到外来不法商船的入侵,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港口水面区域比较开阔,一般长度都在百米之上,甚至几百米,而且海洋气候条件恶劣,给港口水面区域安装隔离防护装置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目前港口的安全急需一种能够开启和关闭的安全防护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漂浮在港口水面上用于拦截船只的港口安全门,该港口安全门还能够通过下沉到水下用于为船只放行;总之该港口安全门能够开启和关闭,用于防护非法船只进入,提升港口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浮式港口安全门,包括相对的两个港口堤坝,每个所述港口堤坝上均设置一个岸侧导向轮,两个所述岸侧导向轮之间穿有一根缆绳,所述缆绳的端部均绕过所述岸侧导向轮后垂直向下,且所述缆绳的两端均连接至少一块配重块;位于两个所述岸侧导向轮之间的所述缆绳上穿接有能够将所述缆绳浮于水面上的多个浮体;所述沉浮式港口安全门还包括至少两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绞车、水下导向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绞车,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水下导向轮后系于所述缆绳或者所述浮体上;两组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绳系在所述缆绳或者所述浮体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船只的宽度;通过所述绞车收回所述牵引绳能够将所述缆绳置于水下保证船只通过。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牵引装置中,所述水下导向轮的数量是两个,一个所述水下导向轮位于水中且位于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缆绳或者所述浮体连接的点位置的正下方,另一个所述水下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港口堤坝的海底,所述牵引绳穿过两个所述水下导向轮后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绞车位于所述港口堤坝的顶端。
上述的方案还可以有很多替换方案,例如,绞车直接设置在海底,通过牵引绳系于缆绳上,直接收回牵引绳的方式将缆绳沉到海底对船只放行;还可以是通过一个水下导向轮,该水下导向轮设置在系点位置的正下方,牵引绳位于绞车和水下导向轮之间的部分处于倾斜状态。
在阻止船只通过时,配重块悬于缆绳的两端,通过两个岸侧导向轮支撑在港口堤坝上,缆绳横跨在两个相对的港口堤坝上,用于拦截船只,禁止通行;同时,浮体穿接在缆绳上,浮体靠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减轻了缆绳的负荷;当需要对船只放行时,启动绞车收回牵引绳,牵引绳下拉缆绳或者浮体,带动配重块上升,用于拦截船只的缆绳下沉到海底,直到缆绳与水下导向轮接近时为止,此时缆绳不在水面上拦截船只,船只可以进出港口,相当于开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正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配重块的行程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港口堤坝上。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上设有用于指示配重块上移距离的标尺,当所述缆绳绷紧时,所述标尺的顶端与所述港口堤坝的顶面平齐或者超出所述港口堤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汇洋船务工程配套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汇洋船务工程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