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481.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标;李继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铀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24 | 分类号: | C22B34/24;C22B3/12;C22B3/06;C22B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 |
地址: | 202177 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钽元素 料液 铌钽 微纳米气泡 固相物料 液相物料 气泡产生装置 氢氧化钠溶液 环境效益 强化传质 氧化能力 萃取分离 超强 含铌 磨碎 排出 酸浸 加热 矿石 过滤 冷却 分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铌钽矿石磨碎后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配成第一料液;2)将第一料液注入反应釜后,加热并维持反应釜内的压力,同时启动气泡产生装置在反应釜内产生微纳米气泡,进行分解后获得第二料液,排出反应釜;3)将第二料液冷却、过滤分离,分别获得固相物料和液相物料,所述液相物料投入步骤2)中,重复使用;4)将固相物料采用酸浸出后过滤,获得含铌、钽的溶液,再进行萃取分离后获得所需的铌、钽元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借助微纳米气泡的强化传质和超强氧化能力的特性,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产资源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铌钽属于稀有贵重金属,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磨损、抗压、抗腐蚀、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等特点,除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通讯、计算机、汽车、仪器仪表等常规领域,在航空航天、低温超导及核工业等高精尖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近些年在信息产业和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拓展。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铌钽的消费量已增长了几十倍,为铌钽冶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随着铌钽矿储量减少、品位下降,以及环境标准的提高,对铌钽的冶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铌钽矿的提取通常采用湿法冶金工艺,主要包括铌钽精矿的制备、酸浸取或碱浸取、沉淀、调pH、萃取等过程。铌钽提取工业上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仍是氢氟酸法。国内外均采用高浓氢氟酸(>60%)或高浓氢氟酸-浓硫酸混合酸的极端化学条件分解铌钽矿石,在分解过程中有6-7%的HF以废气形式挥发掉,并且每处理1吨铌钽矿会产生10-15吨的含氟残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已严重制约了铌钽工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铌钽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部分品位低,属于难分解矿,采用氢氟酸法,难处理铌钽矿的分解率仅85%左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铌钽矿的提取方法还包括碱熔法、氯化法、碱性水热法等。碱熔法用碱性熔剂在500-800℃分解铌钽矿,该法铌钽接直接收率低,不超过80%,碱耗量大,为理论量的6-8倍。氯化法适于处理复杂的铌钽精矿或锡渣,不过也存在着设备腐蚀严重、对环境不友好、操作条件严苛等缺点,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目前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很少。碱性水热法用35-45%苛性碱溶液于150-250℃、0.4-0.5MPa压力下分解铌钽矿,提取效果较好。近年来,我国铌钽工业发展速度异常迅猛,铌钽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因而开发清洁、高效的铌钽冶炼技术显得非常迫切。
为解决铌钽生产过程氟污染,在中国专利CN1605639A中报道了一种处理铌钽矿的新工艺-KOH亚熔盐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用KOH亚熔盐替代HF酸处理铌钽矿,反应温度280~340℃、氢氧化钾浓度75~85wt%、氢氧化钾与铌钽矿质量比为3~7:1、反应时间1~8h,取得了较好的分解效果,但是工艺的反应温度及碱溶液浓度偏高,对反应设备材质要求高,且碱介质循环量大,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借助微纳米气泡强化传质和超强氧化能力的特性,提供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铌钽矿中铌、钽元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铌钽矿石磨碎后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配成第一料液;
2)将第一料液注入反应釜后,加热并维持反应釜内的压力,同时启动气泡产生装置在反应釜内产生微纳米气泡,进行分解后获得第二料液,排出反应釜;
3)将第二料液冷却、过滤分离,分别获得固相物料和液相物料,所述液相物料投入步骤2)中,重复使用;
4)将固相物料采用酸浸出后过滤,获得含铌、钽的清液,再进行萃取分离后获得所需的铌、钽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铀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铀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