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车辆双功率流动力差速转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683.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黄川;曾文;张彬;刘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04 | 分类号: | B62D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车辆 功率 流动 力差速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车辆一种差速转向机构,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使履带车辆或平衡摇臂式底盘车辆实现原地转向或按任意半径转向的双功率流动力差速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履带车辆或平衡摇臂式底盘车辆单功率转向机构存在很多明显的缺点:车辆仅有几个固定的转向半径,按非规定的转向半径转向时,要靠摩擦元件的滑磨来实现,难以得到稳定准确的转向半径;在转向过程中摩擦元件的剧烈滑磨会带来发热和磨损,使传动效率降低、转向不平稳和不可靠,特别是在较大功率的转向工作状态下,会存在较大的功率损失导致常常需降速转向;剧烈的摩擦也使机构容易损坏,导致工作可靠性差,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履带车辆具有不同的连续的转向半径,具有差速锁功能,整体机构集中,提高传动系统使用性能的双功率流动力差速转向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履带车辆双功率流动力差速转向机构,
设转向机构壳体左端输出轴,右端输出轴,其特征在于:
在转向机构壳体内自左至右相继配置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且左端输出轴、右端输出轴、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两半轴齿轮及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轴均位于同一轴线;
驱动电机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固定在差速器壳上的主减速器从动齿轮;
左端输出轴连接第一半轴齿轮,右端输出轴连接第二半轴齿轮及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
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与差速器壳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排的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三行星轮通过双联行星架平行配置;
第一行星排的第二行星轮啮合传动于第一太阳轮和内圈是齿的第二齿圈间;
第二行星排的第三行星轮啮合传动于第二太阳轮和内圈是齿的第一齿圈间;
第一行星排的大圆柱齿轮与第二齿圈的非齿面同轴固定连接;
转向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与大圆柱齿轮啮合传动;
第二行星排外圈的第一齿圈固定在转向机构壳体内壁。
进一步,第二半轴齿轮和第二太阳轮通过右端输出轴上的花键固定连接。
进一步,大圆柱齿轮与第二齿圈的非齿面采用以下方式之一连接:
①第二齿圈的外圈和大圆柱齿轮的内圈为过盈配合;
②将第二齿圈和大圆柱齿轮制成一个零件;
③将第二齿圈的外圈和大圆柱齿轮(12)的内圈结合处用紧定螺钉连接。
进一步,第二行星排的第一齿圈固定在转向机构壳体内壁采用以下之一方式:
①第一齿圈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嵌入到转向机构壳体的相应的孔内圈;
②第一齿圈的外圈和转向机构壳体相应孔的结合处采用紧定螺钉方式。
进一步,所述双联行星架为浮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轮分别配置在双联行星架的两面。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轮经第一惰轮啮合传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转向电机上的第二齿轮经第二惰轮啮合传动大圆柱齿轮。
进一步,在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齿轮间加有自锁机构。
再进一步,所述自锁机构可以为蜗轮蜗杆减速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上的行星轮分别为周向均布的三件或四件。
本发明是一种双功率流动力差速转向机构,它主要由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转向机构壳体、左端输出轴、右端输出轴组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器壳与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和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通过右端输出轴上的花键连接在一起,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转向动力输入的大圆柱齿轮相连,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相连,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与右端输出轴相连,第二行星排的齿圈固定在动力差速转向机构壳体上静止不动。
所述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一个第一行星齿轮、一个第一半轴齿轮、一个行星齿轮轴、一个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一个第四行星齿轮、一个差速器壳、一个第二半轴齿轮组成。其中差速器壳分为左右两半,左右差速器壳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连接。左差速器壳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转向机构壳体的孔中。第一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通过中间孔套在行星齿轮轴上并可绕着其转动。行星齿轮轴安装在差速器壳的行星齿轮轴槽中。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上并能带动差速器壳一起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