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931.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剖面形状 吸气通道 圆角过渡 拐角处 输气 垂直 压缩机技术领域 振动和噪声 介质流通 内壁光滑 气体阻力 所在平面 停机过程 通道两端 通道内壁 压缩机腔 噪声传输 制冷介质 制冷系统 柔性化 光滑 减小 出口 流出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包括通道以及分别设置于通道两端的入口和出口,二者分别用于供制冷介质进入以及流出至压缩机腔体内;其中入口和出口所在平面相互垂直;通道内壁光滑,其垂直于介质流通轨迹的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且其中拐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通过将通道的内壁光滑设置,并将其剖面形状均设置为圆形,同时在拐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使得在输气的过程中气体阻力有效的减小,有效的改变了制冷系统与压缩机之间的噪声传输特性,降低了压缩机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实现了压缩机输气过程的柔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与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能效和噪声正在成为影响压缩机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调整压缩机的吸气方式,将间接吸气方式改变为直接的吸气方式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压缩机能效的方法。
所谓直接的吸气方式是一种将制冷介质直接通过吸气通道中吸气管回流至压缩机壳体内从而导入压缩机吸气腔体内的吸气方式,由于在吸气过程中减少了介质的预热程度,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目前,所采用的吸气通道一般与压缩体壳体一体成型,为了保证压缩机整体结构的紧凑和美观性,常常与压缩机腔体适应性的设置为截面近似矩形或梯形等的异性通道,这种通道形式使得气流无法较为顺畅的流通,由此,导致压缩机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的振动大且噪声高。
鉴于目前压缩机所存在的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能够有效的降低压缩机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实现了压缩机输气过程的柔性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缩机吸气通道,包括通道以及分别设置于通道两端的入口和出口,二者分别用于供制冷介质进入以及流出至压缩机腔体内;其中入口和出口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通道内壁光滑,其垂直于介质流通轨迹的各剖面形状均为圆形,且其中拐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
进一步地,通道内仅设置有一个拐角,拐角分别与入口和出口联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为直线型通道,其中,第二通道在逐渐向出口延伸的方向上孔径逐渐增大,用于起到逆向增阻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囊结构,气囊结构为弹性结构,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其中外侧壁与通道内壁贴合设置,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盛放气体的腔体,其中内侧壁位于拐角处壁厚最大,且向入口和出口两端厚度逐渐缩小,外侧壁厚度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气囊结构两端均设置有凸沿,用于气囊结构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凸沿上设置有金属夹片,金属夹片用于增加凸沿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金属夹片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以及波浪侧壁,波浪侧壁为波浪形结构,用于弹性连接平行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一侧,上夹片和下夹片的另一侧形成供凸沿插入的开口端,上夹片、下夹片以及波浪侧壁分别与凸沿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贴合。
进一步地,上夹片和下夹片位于开口端一侧均垂直于凸沿并向凸沿一侧设置有锯齿结构。
进一步地,上夹片和下夹片均为等大的1/8~1/6环状体。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