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2776.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巨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3/00 | 分类号: | H04Q3/00;H04Q3/5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刘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程控交换机 智能 转接 通信 系统 | ||
1.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程控交换机(1),所述程控交换机(1)连接无线程控模块(2)、分机(5)和外线(4),所述无线程控模块(2)通过无线连接无线终端(3),所述程控交换机(1)包括中央处理器(11)、外线连接模块(12)和内线连接模块(13),所述中央处理器(11)包括存储程控交换机(1)信息的存储模块和匹配外线信息的匹配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匹配模块相关联,所述中央处理器(11)依次连接外线连接模块(12)、外线(4),所述中央处理器(11)还依次连接内线连接模块(13)、分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程控模块(2)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电感L1、电容C1以及晶体管VT1的c端,所述电感L1依次串联电阻R2、电阻R3、电容C1,所述晶体管VT1的b端连接电阻R4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晶体管VT1的e端依次串联电阻R1、电容C3、电感L1,所述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与电阻R1的连接点,所述电容C3并联晶体管VT2与电容C2的串联电路,所述晶体管VT2的c端与b端并联电阻R6,所述晶体管VT2的c端分别连接电容C4与电阻R5,所述晶体管VT2的e端连接电容C3与电阻R4的连接点并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4连接晶体管VT3的b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晶体管VT3的c端依次串联电阻R7、芯片IC1的端口1,所述芯片IC1的端口1还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芯片IC1的端口4串联电阻R9、芯片IC1的端口2,所述芯片IC1的端口2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电阻R8,所述电阻R8、R2、R5和晶体管VT3的e端以及二极管D1的负极均连接芯片IC2的端口1,芯片IC2的端口1串联电容C6、芯片IC2的端口2再接地,芯片IC2的端口3连接芯片IC3的端口5,芯片IC3的端口1串联电容C7、芯片IC1的端口5,芯片IC3的端口4串联电容C9、电阻R12、电容C10再接地,芯片IC3的端口2串联电容C8、电阻R11再接地,芯片IC1的端口5串联电容C5与电阻R11的并联电路再接地,芯片IC2的端口3串联电容C11再接地,芯片IC3与电容C8的串联电路并联电阻R13,所述电阻R1与电阻R4的连接点、电容C3、晶体管VT2的e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芯片IC1的端口3、芯片IC3的端口3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机(5)还与无线终端(3)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机(5)设置为多个,并且分机(5)内均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将外线(4)传输进的信号转接于其他无线终端(3)并将转接信息反馈给中央处理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程控模块(2)内设置有分类器和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和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存储外线(4)来源信息、分机(5)转接情况、无线程控模块(2)转接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巨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巨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2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设备控制终端
- 下一篇:可悬挂的发声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