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4616.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志;艾志永;许俊杰;毛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9;F24F11/56;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12;F24F11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温湿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将预先采集的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时间分为多组第一样本数据;将多组第一样本数据随机划分到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根据训练数据集中的第一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拟合函数;根据拟合函数验证所述测试数据集,并根据验证结果修正所述拟合函数,以及将修正后的所述拟合函数作为预测算法;实时采集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并输入到所述预测算法中,预测与所述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相匹配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根据所述相匹配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执行相应的温湿度控制操作。通过本发明,可以根据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与预测算法预测用户的控制行为,并根据预测的结果自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温控器里大多用的是通用控制逻辑,即控制器程序设定进行通风、睡眠、舒适等模式的设定值,当达到预设的设定值就开始启动相应模式,这样通用控制逻辑是针对所有的应用场景和人群,控制器上的通风、睡眠、舒适等动作都是固定的。事实上,对于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的人来说,对舒适(温度、湿度、风因素影响)的感知是不一样的。用一套通用控制逻辑很难满足不同用户的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方法与装置,能够针对于每个房间的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制定一套智能舒适控制算法匹配到相应房间的用户,解决每个房间内用户的个性化的温湿度舒适度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
将预先采集的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时间分为多组第一样本数据;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的环境温湿度数据以及用户控制命令数据;其中,所述环境温湿度数据的采集方式是定时采集以及在用户触发控制命令时进行采集;所述用户控制命令数据的采集方式是在用户触发控制命令时进行采集;
将所述多组第一样本数据随机划分到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
根据所述训练数据集中的第一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拟合函数;
根据所述拟合函数验证所述测试数据集,并根据验证结果修正所述拟合函数,以及将修正后的所述拟合函数作为关于用户控制命令数据与环境温湿度数据的预测算法;其中,所述预测算法中关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具有不同的权重;
实时采集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将所述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输入到所述预测算法中,预测与所述当前的环境温湿度数据相匹配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
根据所述相匹配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执行相应的温湿度控制操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预先采集的第二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输入到所述预测算法中以调整所述预测算法中不同类型的用户控制命令数据所具有的权重,并在调整后更新所述预测算法;
所述第二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环境温湿度数据以及用户控制命令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
优选地,所述环境温湿度数据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湿度、天气、面板温度、回风温度、室内湿度与出风温度。
优选地,所述用户控制命令数据包括当前模式、当前风速、手动调温、手动调风与手动除湿。
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均具有与自己的数据采集时间对应的时间戳;
所述将预先采集的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根据数据采集时间分为多组第一样本数据具体为将预先采集的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根据所述时间戳分为多组第一样本数据;其中所述同一组第一样本数据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时间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